中国安防行业网

首页 > 其他新闻 > 正文

3天两次故障 京沪高铁供电系统为何如此脆弱
2011/7/13 10:51:00   东方网      关键字:京沪高铁,供电系统,故障原因,接触网      浏览量:
在适应环境下高速列车可以全天候运行,基本不受雨雪雾等影响。然而7月10日晚上,因受济南局管内雷暴雨天气影响,导致京沪高铁部分下行列车晚点运行,当天共有19趟列车晚点到达上海虹桥站。

  “在适应环境下高速列车可以全天候运行,基本不受雨雪雾等影响。”京沪高铁开通前,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曾公开表示,我们有完整的预警系统,高速铁路装备了功能全、精度高、可靠的防灾报警监控系统,能够对大风、雨雪,乃至地震等自然灾害及治安的综合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监控,通过列车系统和调度指挥及时进行保障。

  但现实是,京沪高铁仅仅开通13天就遭遇两次事故,原因都指向供电故障,高铁的供电系统为何如此脆弱?

  第一次停运不是被雷击?

  10日晚上,因受济南局管内雷暴雨天气影响,导致京沪高铁部分下行列车晚点运行,当天共有19趟列车晚点到达上海虹桥站。故障原因起自暴雨雷电天气,致使供电系统故障,进而影响了接触网,令列车停电停运。

  昨日,高铁电气化专家组在山东滕州事故现场勘查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否认了雷击的说法。“按说10级大风应没问题,但在滕州车站的两边,我们去站房周边看了现场,这个地方风过大,比天气预报的10级大风还要大,这样可能使我们的馈线(供电线)产生摆偏,放电了。”专家组鉴定为瞬间的极端天气造成列车停运,“这种瞬间极端天气发生率极低。”

  电气化专家表示,滕州当地发生了大树被刮倒情况,虽然京沪高铁沿线安装有若干防风监测点,但并非全线每个地方都有,目前正商讨防范方案。“这个也是前期对当地的气象资料调查不充分,我们想还是从前线把绝缘距离从设计上再扩大,扩大以后采取一些措施,加大送电线固定,减少大风带来的风偏。这个方案我们会考虑,完了以后全线实施。”该专家说。

  高铁供电由变电所将电送到接触网上,再经过高铁车顶的受电弓引入车体和铁轨,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的重要设备,它主要向走行在铁路线上的电力机车不间断地提供电能,我国的接触网是在引进国外设备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接触网周围是有避雷设备的,但是要完全避免这些不良因素,不论国内还是国际技术都还是有些欠缺。

  出事电缆不属于电网系统

  昨日,网友“张作金”发微博表示,D182列车非正常停靠是因电缆烧断引起,“京沪高铁上D182车迫停,电缆火花在11号车厢外冒起火花,具体原因不清!”他说,当时“火花从窗口闪过,尖叫声中动车迫停,目前维修人员正在抢修”。从他提供的图片来看,列车确实在轨道中停下,轨道旁有类似电缆的物品。

  上海铁路局表示,昨日11时,京沪高铁宿州附近因供电设备故障,造成部分列车晚点。经全力抢修,13时故障处理完毕,晚点列车恢复运行。供电设备故障是否就是指网友所见的“电缆烧断”?铁路部门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说法。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孙章教授,在看了“张作金”等网友拍的图片后认为,图片中无论是悬挂下来的一段电缆,还是被烧断的一截电缆,都不是弓网系统的电缆,而是一般的电缆,因此“照片不说明什么问题”。

  孙章进一步解释,弓网系统只有一根接触网电源线与受电弓接触,高压电通过受电弓进入头车后,又通过列车里的母线(暗线)传导到后面的车厢,提供动力来源,而之所以说弓网系统比较脆弱,是因为没有备份的缘故。“高铁不像地铁里的供电一样有备份。”

  “而图片里显示的,从轨道旁电线杆处悬挂下来的一段电缆,则是一般的电缆,有可能是通信电缆,也有可能是车控电缆,照明电缆,电话线等等,因此照片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孙章说。

  高铁磨合期需要一个月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著名高铁专家王梦恕,昨天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供电系统最容易出事。接触网是最薄弱的环节,它是一条柔性的线在六米高的空中悬着。这个线必须稳定,稳定性不好就会很危险。”王梦恕坦言,京沪高铁断电主要问题在于接触网受风力影响较大,其抗风设计的是8级,出现9级大风,就容易出问题。但他同时表示,现有的技术条件完全可以使接触网线稳定下来。

  “主要是京沪高铁正处在磨合期,到底用多大的张力,松紧程度等都要调整。调整完之后就会比较稳定了。”王梦恕称,京沪高铁磨合期需要一个月左右。

  上海铁路局宣传部副部长陈万钧昨晚在其博客中撰文表示,京沪高铁开通至今不过短短13天,犹如“新手上路”。看待“新手”出现的“毛病”,应该“风物长宜放眼量”,理性对待。

  他随后以大量篇幅列举了日本新干线开通以后的诸多故障,并称有些中国媒体,一旦高铁发生了这样那样的故障或者事故,立即就会提出质疑,立即就会大肆炒作以吸引眼球。“这是一种不自信、怀疑一切的心态在作祟,这样的炒作影响的是政府形象,损害的是国家利益。”

  陈万钧表示,铁路部门完全有责任有义务拿出有效措施,防止类似故障的再次发生,尽量缩短新线开通的磨合期。“诚如是,民众为故障付出的代价才有意义。”

相关专题: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