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防行业网

> 正文

防震减灾应纳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和公共安全教育内容
2018/8/8 09:21   光明日报      关键字:地震,科普,防震,减灾,知识,内容      浏览量:
近日,在河北省唐山市召开的全国首届地震科普大会上,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指出,当地震来临时,普通人对地震和防震减灾知识的了解程度直接决定着防震减灾工作的成败,“当前,我国‘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的科普工作局面已逐步形成,然而,也存在着防震减灾科普创新不够,信息化水平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

地震来了,是跑还是躲?地震之前有没有地震云?地震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尽管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但这些围绕地震的科普常识仍然令许多人颇为困惑。

近日,在河北省唐山市召开的全国首届地震科普大会上,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指出,当地震来临时,普通人对地震和防震减灾知识的了解程度直接决定着防震减灾工作的成败,“当前,我国‘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的科普工作局面已逐步形成,然而,也存在着防震减灾科普创新不够,信息化水平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

怎样才是有效的地震科普?我国的防震减灾科普还需补上哪些课?

转变观念 学会与地震风险共处

每次地震来袭,人们总会产生这样的诘问——为什么没有预报?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都可以得到有效的预测预报,凭借卫星、飞船,人类亦可遨游太空解析宇宙奥秘,为何偏偏抓不住地震的“命门”?

这样的期待在郑国光看来,目前还难以做到。“从内部构造上,我们可以把地球看作一枚鸡蛋,我们所生活的地表和地壳就像蛋壳,而下面的地幔和地核就像蛋白和蛋黄,其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运动和变化。虽然目前人类已经掌握了诸多地表和天空中自然现象的规律,但在‘入地’这块却仍知之甚少。我们连‘蛋壳’内部构造都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蛋黄’‘蛋白’更是一无所知,谈何掌握其中的运动——地震的规律呢?”

对此,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党委书记潘怀文表示赞同。“地震预报的困难恰恰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现象认识的局限性。地震预测预报尽管得到了公众极高的期待,但这个难题却是短时间难以解决的。我想,防震减灾科普首先应当树立的观念,就是要让人们正视这种困难,学会与地震风险共处,特别是我国处于地震高风险区的民众,更要有这样科学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起对地震的防范之心。”潘怀文说。

那么,科学家目前对地震的发生就完全束手无策吗?也不是。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所长吴忠良以交通管理来打比方:“一个城市通过对交通状况的长期观察积累,可以分析出哪个地点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和拥堵,由此相应做出防范方案。同理,目前地震科学家通过对过去有记录以来的地震资料积累的分析,总体上可以给出某些地区未来十年间发生地震的概率,以及百年间遭遇最大震级地震的可能性,同时计算出该地遭遇各级地震时可能产生的破坏和影响,由此提出防范风险的策略,指导当地在建筑、应急演练等方面进行防震减灾能力建设。尽管不能具体预报出某时某地能否发生地震,但大尺度上的分析研判对于最大限度降低地震灾害风险仍有重要意义。”

更新知识 科普也要与时俱进

“如果时间紧急,地震来得突然,室内楼层已经开始晃动了,不要惊慌,应快速躲在‘生命三角’……”7月28日,在南京举行的社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员演讲比赛上,这样的防震减灾知识频频出现在宣讲人员的讲解词中。然而,这一“生命三角”理论近年来在国内外地震学界多有争议。

“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我们的重视。”潘怀文介绍,经过一番梳理,他发现,随着地震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目前许多固有的防震减灾知识需要更新,更有许多流传在新媒体上的地震自救知识存在谬误,急需更正。“比如,多年来,在宣传防震知识时,除了讲述如何紧急避险外,也着重介绍在震后被埋压的情况下如何自救。但是,经过近十多年来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城市建筑的抗震设防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农村也实施了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地震导致建筑垮塌的可能性大幅降低。因此,被埋压后的自救知识不适宜再被作为宣讲重点,反而应多关注建筑抗震等级,在地震发生时如何避免惊慌跳楼,准确避险的知识在当下则显得更为重要。”

吴忠良也表示,地震牵涉人命关天,在科普中一些小的谬误都可能带来不良后果。“比如震中的概念。震中是一个区域,但许多科普讲解中把它简化为一个点,这就会误导人们对地震重灾区的概念。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人们以为汶川就是重灾区,但实际上汶川、青川、北川一线都是震中。这导致了在震后第二天,广大社会救灾队伍和媒体将焦点集中在汶川,而忽视了其他几个重灾区域。因此,地震科普必须力求准确。”

丰富科普形式 更需社会力量参与

防震减灾,当从娃娃抓起。当前,我国已经把防震减灾知识纳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和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全国已建成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493个、科普示范学校5488所,防震减灾科普已逐步进入各级各类科技场馆。

然而,在郑国光看来,与公众的防震减灾需求相比,这些仍远远不够。“长期以来,我国的防震减灾科普工作以政府投入和地震系统专家团队为主,这种方式尽管有专业性强等优势,但不足之处也较为明显。地震知识的推广不够接地气儿,方式不够新颖,大众化、科普化的产品明显不足等都是现实存在的问题。”

郑国光指出,一方面是防震减灾科普的社会覆盖面仍较小,许多学校“一年一次”的地震应急演练科普形式远远不够。另一方面是科普内容和方式过于老旧,很多专家在办公室里搞科普,所阐述的科普内容偏于专业且多年不变,难以被公众喜欢、接受。“时代变化日新月异,一代人有一代人喜欢的语言和生活方式,地震科普如果不与时俱进、改变方式、丰富内容,就只能是‘一头热’,传播效果不好将是必然。”他说。

此时,社会力量进入了推动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新视野。自2017年起,作为地震多发省份,四川省与多家互联网企业合作推动网上科普,用大数据、精准推送、直播、H5等互联网产品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同时也引入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时下最为先进的科普技术。这些都为公众获知防震减灾知识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

“我国防震减灾科普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低,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局面尚未形成。因此,在科普现代化的进程中,应当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投身到科普事业中来,推动更多企业、市场力量进入到地震科普领域,才能做到多样化、创新性,诞生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科普作品。”郑国光说。

他指出,我国目前已经注册在案的社会性防灾减灾企业有2000多家,若引导得当将成为重要的科普力量。政府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力量开展科普活动,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将成为下一步必须做好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智慧安防在城市安全应急管理中应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