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走过地铁站口,摄像头自动辨识人脸,扣费信息发送到手机,只需按下“确定”,闸门随即打开……这不是未来生活的想象,而是即将落地的人工智能场景,这一变革幕后的推动者是佳都科技。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佳都集团董事长刘伟和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人民大会堂走廊里相遇时,二人相视一笑。“我们聊了几句,都认为人工智能的春天来了!”刘伟自信地对媒体表示。
刘伟个头不高,典型的理工男打扮。在商海中打拼25年,他最擅长的不是所学的专业计算机CAD画图,而是懂得看到潮水方向,把握住其规律——几乎每一次产业革命的潮流来临之前,作为“掌舵者”的他都能提前把握好航向。
得益于此,从IT设备分销到智能轨道交通再到人工智能,刘伟创办的佳都集团实现从传统产业到创新型产业再到新兴产业的全面布局,并取得技术领先优势,加快抢占全球“智造”产业的制高点。
工程师“下海”闯荡IT领域
20多年前的一天晚上,广东轻工业设计院办公室内,有个20多岁的年轻CAD工程师还在加班。此时,他正欲放下手中图纸休息,岂料抬头的瞬间,刚好看见另一位50多岁,两鬓斑白的前辈也在埋头赶图纸。这幕场景让他深有感触,仿佛一下子就看见了30年后的自己。
这个年轻工程师就是刘伟。1987年从中大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设计院,成为一名工程师。“工作不算忙,待遇还很高。”这在大多数人看来,都是一份很不错的工作,可喜欢挑战的刘伟感到枯燥:如果一辈子的事都已提前看透,那人生是不是过于无趣?“我觉得我这一辈子不能这样过。”他说。
工作5年后,不喜欢墨守成规的他决定“下海”,但父母都是传统知识分子,听闻儿子要放弃“铁饭碗”,愁得一夜没睡着觉;设计院领导更是惊愕万分,苦劝道:“你上哪找我们这样的好单位?”
离开了设计院,刘伟找来了6位刚出校门不久的大学好友,就在广州石牌酒店的502房,创办了佳都集团的前身广州希望公司。起初,佳都集团只是一家以贸易为主的电子产品批发商。偶然的机会,刘伟与美国销售商及上游供应商建立了联系,掌握了一手货源。几年时间,刘伟就把“广州希望”发展成华南最大的一家IT分销公司并改名为佳都集团。
从1992年到2005年,IT行业的高速发展带动这家公司成为全国IT设备分销巨头——佳都集团分销业务从国内直达亚洲七国,并成为首家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科技企业。
“壮士断腕”打开创新之门
国外的分销巨头陆续进军中国市场,刘伟有着强烈的危机感。
彼时,佳都集团已是亚洲数一数二的分销企业,但刘伟发现尽管这10年公司规模很大,利润却不高。“两百多亿元的年营收,却只有一两亿元利润”。工科出身的他觉得佳都集团是时候要向高科技企业转变。
“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始终受制于人。”从2005年开始,刘伟决定每年投入两三千万元,引进培养一大批技术人才,逐步建立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在斥资与新加坡一家科技公司共同成立了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智能轨道交通的公司——新科佳都后,刘伟以壮士断腕决心放弃了之前的电子分销业务,开始布局交通智能化产业。
毅然在贸易高峰期选择转型科技研发,两个因素成为背后的推动力。“我们本身就是专业出身,对中国的技术,特别是软件技术有很强的自信心。我认为,放眼全球,中国人的软件设计能力和研发能力是最强的。”而另一方面,在转型的后期,佳都集团收购了佳都科技(原新太科技)——广州的第一家上市软件公司,其厚实的研发底子支撑了佳都集团快速地在智能化技术领域崭露头角。
但即便如此,在投入智能化产品研发4年后,刘伟的团队才拿到第一张订单——来自广州地铁四号线亿元级智能设备的需求,而他也终于舒了一口气。至今,广州地铁多数线路都采用了佳都自主研发的技术,他们的业务同时扩展到西南、华北、华中、华东等地。
抢占人工智能制高点
抢先机者抢天下,嗅觉灵敏的刘伟在抢占智能交通领域、打破国外厂商垄断后,又把目光锁定在人工智能。
“一部高清电影的数据是2.5G,一个中等城市每天的监控视频数据相当于2.5万部高清电影。对如此庞大的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有效管理、检索、分析,就需要机器视觉与人工智能技术。”刘伟举例表明人工智能潜力巨大。
近两年,继参股中科院“百人计划”科学家周曦创立的人脸识别独角兽企业云从科技后,刘伟又带领佳都科技与千视通、方纬科技等公司深度合作,掌握人脸识别、视频结构化、交通大数据分析等核心技术,并推动在交通、金融、安防等领域落地。“未来5-10年内,人工智能会像水电煤一样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他预言。
创新是佳都集团发展的DNA,也是刘伟走向成功的密匙。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不放弃学习,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才是成功的王道。
“过去根本不敢想象跟德国西门子、韩国三星等巨头在全球智造市场一争高下。但现在,我们不一样了。”刘伟胸有成竹。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