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防行业网

首页 > 行业研究 > 正文

体育安防的现状与发展分析报告
2012/12/13 8:49:00         关键字:体育安防,智能高清      浏览量:
体育场馆的安保体系是一套完善的、功能强大的人防、技防混合体系。通过建设安全防范技术体系(技防),在满足对各单体建筑安全和管理的需要下,配合场馆安保人员管理体系(人防),实现人防与技防紧密结合。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国民的体育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际性、综合性体育盛会也陆续在中国几大城市举行。经历了从上世纪90年代的北京亚运会到21世纪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和2011年深圳大运会,各承办城市的经济水平获得了较快的增长。城市经济发展反哺于体育事业,各类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也逐渐应用到了新场馆的建设、改造之中,为承接更大型、更高水平的体育盛会做好充分准备。经济发展与体育事业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向上发展的循环体系。

    当然,体育盛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强大安保力量的支撑,体育场馆作为一种特定的智能建筑或智能建筑群,具有空间大、人员密度大等特殊性,因此对安防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场馆对安全防范系统的技术要求逐渐从简单的被动防范转向智能化的主动防御。

    如果说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的使用,会影响到一场体育盛会的整体水平,那安保体系及安保工作的好坏则将直接关乎到体育盛会能否成功、顺利地举办。因此,安全防范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视频监控系统作为体育场馆安保技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有效存在,充分提高了安保人员的对安全工作的管理效力。

    体育场馆监控现状

    体育场馆的安保体系是一套完善的、功能强大的人防、技防混合体系。通过建设安全防范技术体系(技防),在满足对各单体建筑安全和管理的需要下,配合场馆安保人员管理体系(人防),实现人防与技防紧密结合。

    视频监控系统是体育场馆安全防范技术体系(技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一套完整的、可靠的、智能的、易操作的视频监控系统,使其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整个场馆进行监控和管理,并接入体育场馆安全防范技术体系,实现体育场馆的安防智能化管理,是建立视频监控系统要达到的目标。视频监控系统既是保证场馆功能正常的重要保障系统之一,也是一旦紧急情况出现后的,第一时间处理的重要安防系统之一。

    由于系统技术和架构的限制,较早建设的体育场馆的视频监控系统以模拟系统架构为主,主要产品涉及到模拟监控摄像机、模拟矩阵和硬盘录像机。视频监控管理范围以单体建筑管理为主。对于一般规模的体育场馆或者中小型单体建筑的体育场馆,由于建设投资的限制,视频监控早期简单的模拟系统架构还是有不少的市场需求存在。

    随着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以及城市综合性体育场馆的建设,视频监控系统从模拟架构衍生出以模拟摄像机、编解码器为主要产品组成的半网络化系统架构。其主要特点是将前端摄像机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化、网络化信号进行传输,至管理中心后,还原成模拟信号进行电视墙显示。其特点是废弃了模拟架构中的点对点传输方式,简化了系统传输的架构,可以利用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进行系统信号的传输。但是从系统造价上,增加了编解码设备以及网络设备的投入,提高了系统的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成本的结果是:监控的画面显示效果还是和模拟架构系统基本一致、而传输实时性上却略逊色于模拟监控。

    高清智能技术在体育馆监控中的应用

    为了满足不断发展的体育场馆安保技防建设,提高视频监控对于体育场馆的监控管理效力。越来越多的高清、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应用于大型体育场馆的技防建设与改造之中。

    如何实现视频监控的高清化、智能化?前面提到的模拟架构和半网络化架构的视频监控系统显然满足不了体育场馆对高清、智能监控的需求。

    随着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网络高清摄像机和SDI接口的数字高清摄像机技术已非常成熟。由网络化、数字化摄像机为主构成的纯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除了能实现高清监控之外,摄像机输出的原始数字化信号也避免了在半网络化架构中由于编解码过程而引起的视频信号衰减,保证了视频信号的传输质量。同时,随着视频监控系统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智能分析的应用也变得更加简单。

    体育场馆的视频监控一般设在场馆周界、室外停车场、场馆出入口、检录厅、主赛场及看台、热身训练场、楼梯前室、电梯厅、电梯轿厢、重要机房等区域。

    在大多数室外场所,如周界、室外停车场区域,一般建议采用标清D1分辨率的固定或球型摄像机产品。而在室内重点场所,如检录厅、场馆出入口、比赛场馆等作为运动员、来宾、要员及观众出入的通道和人员聚集区,则续架设高清(百万像素)分辨率的摄像机产品实现高清视频监控。透过高清摄像机监控覆盖更大范围以及更清晰的人员特征及活动情况。这无论是对于摄像机的清晰度、图像的实时控制要求,还是对于视频的传输、存储、显示设备的技术要求都相对较高。

    从视频监控的技术角度出发,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清监控,满足“看得清”的监控需求,就必须在视频的采集、编码、传输、实时预览、录像存储和回放等。将上述系统架构与体育场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可以清晰地把监控系统分为前端子系统、传输子系统、存储子系统以及显示与控制等部分。

    1、前端子系统高清技术选择

    前端子系统,主要涉及到监控系统中的摄像机产品,根据监控技术的发展,目前摄像机实现高清分辨率,根据输出信号类型的不同,主要有两种技术:数字高清、网络高清。

    数字高清:

    摄像机产品以数字信号输出为主,接口一般为SDI或光纤接口,无损视频码流达到1500Mbps。由于无损视频码流太大,硬盘规格相对较小,目前不适合直接存储,需通过具备双操作系统的数字高清硬盘录像机经H.264(MPEG4-part10)编码后再进行本地化存储。200万像素经编码后,码流一般为8Mbps。

    数字高清监控系统的传输以点对点传输方式为主,一般适用于模拟系统的数字高清网络改造。即在不改造原有传输线路的情况下,只需更换前端摄像机和后端存储设备即可实现高清化监控,高清视频经硬盘录像机编码和网络化之后,可由监控中心集中、统一管理。适合分区管理和集中管理、分区存储和集中存储的两级管理模式。

    网络高清:

    网络高清,顾名思义,是通过网络、以太网传输方式传输网络高清视频信号,在体育场馆的视频监控系统中,经常采用星形架构的以太网络实现高清网络视频信号的传输。传输距离根据选用的线路不同,从百米到几十公里,与之前模拟、数字这两种方式相比,传输的造价相对较低,且性能稳定,是目前在高清监控系统中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高性价比传输方式其摄像机产品以网络高清信号输出,接口为RJ45接口或光纤接口,视频输出格式为高清H.264(MPEG4-part10)格式,管理中心存储设备支持高清网络视频的存储,设备形态主要以网络型硬盘录像机(NVR)及磁盘阵列(IPSAN)为主,解码及显示设备支持高清视频的解码输出与显示。

    高质量的200万高清码流一般为8Mbps左右。网络摄像机部署相对简单,一根以太网线即可完成视频传输、云台控制、设备供电(需摄像机和交换机同时支持PoE供电)。设备集成度较高,通过最新的DSP芯片处理技术,可在一个摄像机上完成高清编码、智能分析等功能,可减少后端服务器的投入,分散系统故障点。

    网络高清系统的传输可利用计算机网络的星形传输结构,相对数字高清系统的点位点传输方式,链路简单,适用于新建的体育馆高清监控系统。

1 [2

相关专题: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