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防行业网

首页 > 行业研究 > 正文

2011年中国安防市场三大区域分析总结报告
2012/7/17 16:04:00   中国安防行业网      关键字:安防,中国安防,安防企业      浏览量:
目前中国安防市场可以划分为三大区域,即以深圳为主的珠江三角洲、以浙江为主的长江三角洲和以北京、天津为主的环渤海地区。这三大市场占据了中国整个安防市场份额的近90%。由于地缘、经济环境、起步发展时间等各方面因素的差异,三大市场所呈现出的发展事态以及市场交易面貌也都是各不相同。


政府部门政策的支持也是推动安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年浙江省下属地市在金融系统、司法监狱等行业均有大规模的建设和升级项目。浙江省计划要在县以上城市逐步都安装街面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浙江安防市场又得到新的扩充。随着目前移动互联的概念推出,随着二三级城市安防市场的开启,越来越多的监控向无线、向民用化发展。

而随着杭州安防制造企业(以DVR产品为代表)的崛起,带动了浙江整个安防产业的发展。依靠技术与产品优势后来居上的杭州安防市场不同于深圳,杭州更看重技术、品牌和品质。而DB33DB33/502-2004《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和DB33/T629-2007《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的成熟和逐步推广,对视频监控平台厂家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产品开发有标准可依,并可以形成大范围复制推广。长江三角洲安防市场正在迎来着他的“美好时代”。

崛起中的中国安防第三极环渤海

环渤海经济圈,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根据信息产业部新近出台的一份研究报告,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为中心的三个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中心之一。有关专家分析指出,京津唐地区在未来IT业发展尤其是创新发展中的潜力不可小视。

环渤海的安防市场到底怎样呢?据深圳某公共安全研究院发布的《环渤海地区安防工程市场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目前,环渤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中国安防的第三极,并初步形成了以京津为中心的安防软、硬件生产基地格局。随着中央加强环渤海经济圈建设政策的落实,连结这一地区的一、二、三线城市达到120多个,城市基础设施、高速公路建设和房地产市场的兴起以及占有全国1/6的人口,形成了我国安防产业的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该《报告》充分调查和研究了2008年至2011年第一季度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市的政府公开工程及中标公告信息,样本数据达到2000多个,其中抽调了环渤海地区的安防系统集成(工程)商总计500多家,甄选了近几年承担安防工程项目数量在3个至5个以上的公司,并剔除了无法获取项目信息的公司。

据《报告》显示,环渤海地区的安防工程与其他地区相比,呈现出大项目较多的特点。其中,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均服务于地铁以及高速公路建设;1000万元至2000万元造价的项目与平安城市建设、交通违法监测、智能交通以及指挥调度系统的建设有关;500万元至1000万元造价的项目涉及电视台和医院监控;300万元至500万元造价的项目涉及车载移动视频监控、小区监控、安全生产、高速公路服务区监控、路灯监控、武警部队哨位监控等。而300万元以下造价的项目约占近七成;300万元至1000万元造价的项目约占17%;1000万元至5000万元造价的项目约占9%;5000万元以上造价的项目约占6%。

《报告》显示,环渤海地区的大项目所在地区来看,北京的大项目较多,是近年来项目总金额唯一超过10亿元的地区,天津、山东、河北、辽宁四个区域项目较多。

[1] [2] [34 [5

相关专题: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