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万亿“夕阳红”产业 “9073”格局下的智慧养老怎么玩?
2022/11/2 14:18   物联传媒      关键字:9073格局 智慧养老 怎么玩      浏览量:
目前,老龄化已是中国人口组成结构的一大趋势。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年末中国总人口为14.13亿人,65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2.01亿人,占比14.2%。
  目前,老龄化已是中国人口组成结构的一大趋势。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年末中国总人口为14.13亿人,65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2.01亿人,占比14.2%。
  根据民政部披露的信息,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并且高龄、失能、独居、留守等老年群体不断增多。也因此催生了养老产业的蓬勃发展,数据显示,2021年养老产业的市场规模达8.8万亿元,同比增长22.3%,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达12.0万亿元。
  另一方面,“适老化改造”的政策不断,为养老产业添砖加瓦。而如今在物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智慧养老已成为主流,但令人意外的是,在该产业中,做养老机构不是最赚钱的,或者说,是最不赚钱的。
  在去年,据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介绍,我国老年人大多数都在居家和社区养老,形成“9073”的格局,即90%左右的老年人都在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
  从相关数据可见,更多老人会选择居家养老,这对于智能家居而言是非常可观的增量,但要针对“难伺候”的老人们,还另有讲究。
  “9073”格局下
  智慧养老如何开展?
  目前,我国养老服务模式主要为传统的家庭、机构和社区三种。但三种模式分别面临着不同难点。家庭模式中子女忙于工作,人手不够;机构模式价格昂贵,也存在人员不专业问题;社区模式概念超前,社会资源整合度低。
  而根据上文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数据,目前更多的老人会选择居家养老。

图 9073格局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传统的养老模式无法全面适应当前的养老需求,寻求新型的多元复合治理手段解决老年人的多层次需求成为趋势。“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扩大多层次养老服务供给,需要“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创造养老服务的新业态、新模式。”
  基于目前“9073”的现状,“智慧养老”的最大受益者是选择居家养老的老人。
  通过引进物联网技术,将现有养老资源进行科学整合,根据不同老年人的需求提供全方位、全时段的服务。
  据专业人士统计,智慧养老主要分为服务和硬件两大类,细分领域共22类。

22类智慧养老细分领域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持续渗透,2022-2025年将是智慧养老高速发展时期。而由于智慧养老产业还未形成充分的市场化,2022-2023年是养老企业布局和扩张的关键时期。
  庞大的市场体量之外
  还有明确的政策指导
  近期大会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而适老化改造已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方案。
  根据相关数据,2019年—2021年,全国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1.5万个,惠及居民2000多万户,加装电梯5.1万部,增设养老、助餐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3万多个。
  “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共计安排约50亿元,支持203个地区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完成16.4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021年—2022年共计安排22亿元支持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
  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国家将对200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基础项目改造和老年用品配置。在今年二月,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
  文中提到:
  “支持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和运营家庭养老床位,将服务延伸至家庭。支持物业企业发挥贴近住户的优势,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合作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到2025年,乡镇(街道)层面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有率达到60%,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功能互补,共同构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另外,在去年十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下称“《行动计划》”)。重点介绍来了养老产业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其中与物联网及企业密切相关的有两项:一是推动智慧健康养老新技术研发;二是培育创业孵化主体。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
  首先,在技术上,《行动计划》指出:
  “发展适用于健康管理的智能化、微型化、高灵敏度生物传感技术,大容量、微型化电池技术和快速充电技术,高性能、低功耗微处理器和轻量级操作系统。开发适用于养老照护的多模态行为监测技术、跌倒防护技术、高精度定位技术。支持突破康复干预技术、神经调控技术、运动功能康复评估与反馈等核心技术。攻关适用于家庭服务机器人的环境感知、脑机接口、自主学习等关键技术。”
  其次,在产业生态上,《行动计划》提及:
  “鼓励开展智慧健康养老创新创业大赛,支持中小企业创新产品形态,探索服务模式。推动设立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投资基金,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引领和放大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发展,助推产业升级。支持建立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生态孵化器、加速器,集聚线上线下资源,为创业企业提供办公场地、项目推介、企业路演、创业辅导、展览展示、融资支持等多层次创业公共服务。”
  目前,在以上指导内容的督促下,不少企业已入局养老产业。当下智慧养老产业链上游为终端制造商,中游为平台服务商,下游为需求市场。
  不过目前的“9073”格局,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智慧养老的产业链供给情况。
  适老化改造进行时
  入局智慧养老怎么盈利?
  在过去,产品和服务平台的输出口多为机构和社区,而如今在“9073”的格局下,居家养老的崛起,导致了市场与产业链严重脱钩。因此在居家场景里,适老化改造的方向、养老企业的盈利模式也在经历调整期。
  对于这些调整,根据市场数据大致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选择居家养老存在内部驱动差异,提供服务不能“一刀切”。
  虽然选择居家养老的老人占比90%,但其背后的原因,以及居家的状态均不能一概而论。
  根据贝壳研究院发布的《2021社区居家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我国超60%的老年人处于独居状态,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群体独居占比高达48%,且44.5%表示愿意在普通居民楼养老,背后原因多为“身体好、喜欢自由”、“养老机构服务不到位”、“经济承受能力不足”等,归结而言消费能力是限制其入住养老机构的主要原因,提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时,需要清醒的认识目标客群的消费能力水平。
  另外,选择独居的老人多离子女较近,21.3%选择与子女住在同一社区,60%住在同一城市, “家人的看法”是老年人不选择入住养老机构进行养老的隐形原因,服务居家老年人时需要关注目标客群的消费意愿。
  第二方面,按照需求弹性匹配服务,切忌“满手抓”。
  准确识别可能消费点,企业要在庞大复杂的市场客群中选择“有效”需求。
  一是空间环境,数据显示,我国约54%的老年人现居房屋建成超过20年,80岁以上高龄群体中约15%现居房屋房龄达到40年,室内适老化与安全性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其中“必要的扶手、防滑地面、适老化卫浴、紧急呼叫与报警系统、日照通风”等,成为居家老年群体普遍反馈的居室空间适老化要点。
  二是护理服务,调研显示,社区为老服务中紧急呼叫服务、走失定位、陪同出行占比最高,分别为68.3%、60.4%和46.4%;另外,健康监测、送医拿药、家庭医生是居家社区老年群体需求最高的服务,占比分别为59.5%、47.7%和45.8%。往下细分,高龄老年群体(80岁以上)对健康监测、家庭医生、定期体检或保健的需求较高,中低龄老年群体(60-80岁)对送医拿药、康复训练、健康咨询的需求较高。
  摸清楚养老服务中的弹性需求,比起寻找刚需更为重要,而企业更能以此设计人性化服务,让老人不再“难伺候”。
  第三方面,整合供给网络,寻找盈利点。
  区别于机构养老以“床位”为核心衡量指标的盈利结构,居家养老服务还需另辟蹊径。
  首先紧贴政策指向,抓住政府购买与补贴,如全国范围内正在紧急筹建的家庭养老床位,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补助、床位补贴,适老化装修改造购买,智慧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系统构建等。
  二是整合供应网络,从供需体系共建中赚取收益。通过构建数据化、智慧化的供需对接系统,沿着居室内、社区内、社区周边等不同空间维度,整合老年群体所有相关消费点,赚取“流量”费用。
  三是紧密关注消费升级。面向高消费老年群体的超前消费需求,对接网上消费平台,在老年营养保健品、老年化妆品、老年服装、适老化家具等多个领域,对接供应商。
  结语
  目前,虽然政策上已明确养老产业的产品与企业方向。但新产品尤其智能家居类产品,卖点仍多为科技感,受众群体多为年轻人,因而老人市场受到了一定的忽视。
  同时,就算有助老产品出现,但仍难以掀起波澜。毕竟养老市场需要的不仅是产品,还要有负责运营的平台。过去养老机构能够配合平台服务商整合资源,但在居家场景里,这一块处于空缺状态。
  而在宏观的“9073”格局下,老人的差异化需求也仍需更多的数据和试点,才能得到更加准确的结论。但由此也可以认为,养老产业仍是待探索的一片蓝海市场。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