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评论 > 正文
又是高空坠物 除了民法典警示作用 还需要揪出“肇事者”
2021/7/19 16:52   中国安防行业网      关键字:高空坠物 民法典 肇事者      浏览量:
科达态势感知摄像机内置的高空抛物智能分析算法,通过自主研发降噪技术、检测技术和智能抗干扰技术,不仅有效过滤雨雪、飞鸟、飞虫等干扰因素,更能准确检测高空抛坠物,绘制抛物路线。
  又是高空坠物。据相关媒体报道,7月3日,河南郑州7岁女孩疑被工地高空坠物砸伤头部。
  高空抛物现象曾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在"知乎"上有一篇文章,整理统计了各地高空坠物真实案例,密密麻麻近百余件,其中多数案件直接导致人员伤亡。截图如下:

  根据最高法2019年推出的《高空坠物伤人案件趋势和特点》报告显示,涉及到高空坠物民事案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有近三成高空坠物民事案件,出现直接导致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
  在当前"智慧社区"建设进入高潮期,如何防范高空坠物抛物危害公众安全,以科达为代表的AI视觉技术方案提供商展示了雄厚的技术积累与扎实的实战经验。
  高空抛物监管 面临举证难
  针对近年来全国各地高空坠物民事案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提出16条具体措施,明确了高空抛物者的刑事、民事法律责任。
  今年开始实施的《民法典》,进一步完善了高空抛物坠物治理规则,明确规定高空抛物、坠物损害责任规则以及物业服务企业安全保障义务责任。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高空抛物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还存在高空抛物、坠物侵权案件中,责任主体认定难、举证取证难等困扰司法审判的难题。
  在现实中,常常可以耳闻,整幢楼的住户往往被一起告上法庭成为被告。
  针对这种情况,最高法表示,"利用高科技手段,全面推行高层小区安装摄像头,加强高空坠物监管",对破解高空抛物相关侵权案件面临的难题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破解高空抛物行为人查找难、取证难等症结性问题。

  基于现实需求,科达推出了一系列态势感知摄像机,通过前端IPC内置的高空抛物智能分析算法,在检测到高空抛物事件后,及时推送报警,让高空抛物者无所遁形。
  科技助力 AI算法揪出“肇事者”
  在住宅小区、高楼大厦等应用场景中,以往针对高空抛物设置的前端采集设备,由于抛物目标信噪比过低,设备自身具备的一般意义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效果不佳,无法实现准确检测高空抛坠物。
  当下,随着AI算法的不断迭代与边缘计算能力提升,通过定制开发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在前端实时处理大量非结构化数据,提高分析运算速度。

  科达态势感知摄像机内置的高空抛物智能分析算法,通过自主研发降噪技术、检测技术和智能抗干扰技术,不仅有效过滤雨雪、飞鸟、飞虫等干扰因素,更能准确检测高空抛坠物,绘制抛物路线。
  在常州某小区部署了科达高空抛物摄像机,通过搭配NVR和智慧社区平台,实时对高空抛物进行监控,并且具备及时弹窗预警功能。一旦出现高空抛物,管理人员通过查询事件报警录像及图片,可以对高空抛物的住户进行锁定。

  除此以外,科达态势摄像机会推送一张包含抛物轨迹的图片,从而精准定位抛物源头,也可做为事后的关键证据
  应用场景为本 适应“实战需求”
  当然,在实际落地应用中,不仅仅是部署几台摄像机就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尤其是在楼层较高、存在遮挡物等复杂的场景中,还面临着工程建设、隐私保护等诸多难题。

  在科达动态摄像机落地的常州某小区,面临着楼层高低不同,低的17层,最高32层;楼间距远近不同,再加上小区中树木覆盖不尽相同,摄像机需要根据实战进行部署,这对算法以及摄像机软件配置提出了极为严苛的要求。
  针对楼层高低,为了保证监测效果,科达根据实际反复测算与试验,在距离大楼水平位置20米左右,用2~3台不同焦段的态势摄像机进行接力监测,1~12层采用3.6mm焦段摄像机,12~22楼采用6.0mm焦段摄像机,23~33层用6~22mm焦距的摄像机进行监测,保证了每个楼层高空抛物监测的良好效果。
  此外,在小区中,科达还对高空抛物摄像机的监测角度进行了特殊调整,只能看见大楼外墙,不会看见住户屋内,防止隐私泄露。
  结语
  智慧社区要落地,高空抛物这一顽疾是需要根除的。法律上的警示作用,需要有效的科技手段予以支撑。科达高空抛物摄像机通过实战应用,实现对高空抛出物体精确识别,达到“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震慑效果,从根本上去除“悬在城市上空的痛”。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