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评论 > 正文
AI视觉时代 传统摄像机被“软件定义”革了命?
2020/11/27 09:35   中国安防行业网      关键字:AI视觉 摄像机 软件定义      浏览量:
AI在颠覆安防行业传统价值观念的同时,也在推进着各行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更进一步丰富了智能业务需求想象力,催化着大量智能需求以碎片化、场景化的形式涌现。
  “请不要占用自行车道、请把车辆停放在停车区域、请不要闯红灯”AI正让城市交通变得更有秩序,更加顺畅。
  “请按照正确方式投放垃圾,请不要乱扔垃圾”AI正让社区环境变得更整洁,更宜居。
  “进入公共场所,请正确佩戴口罩;体温正常,请通过”AI正让疫情常态防控变得更迅速、更精准
  ……
  现实中更多智能化需求正被挖掘
  得益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基于视觉感知的智能化升级浪潮已经来临,身边越来越多的场景正被AI占据,更多的智能化便捷服务正在被挖掘。
  以AI赋能公共安全为例,以人像识别、图像识别为主的视频安防设备已成为当前公安工作的重点。充分利用人像识别、结构化技术,可以对公共环境的所有人员、车辆、非机动车进行集中采集和管理。
  再比如在机场、海关、车站等场所,利用人像识别进行布控,或者通过人像验证提供便捷通道;在社区场景下,人像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能够提供刷脸门禁、周界防范、陌生人报警等应用;而在校园场景下,则有人像点名、考场刷脸验证等应用。
  AI在颠覆安防行业传统价值观念的同时,也在推进着各行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更进一步丰富了智能业务需求想象力,催化着大量智能需求以碎片化、场景化的形式涌现。
  传统智能摄像机面临着诸多窘境
  然而,在大量智能化应用需求涌现的当下,作为视觉感知落地的核心设备,智能安防海量数据的采集终端--智能摄像机却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功能固化,当前智能摄像机大多依托具体化的场景进行配置,单一场景下往往只配备一种算法,例如城市道路卡口中,往往只配置车牌识别算法,并且这种算法在以后是无法改变的,许多路口常见的“麻雀杆”现象就是如此造成的。
  其次是已配置完成的摄像机中智能算法无法演进。随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加速融合,当前智能算法更新迭代速度在时刻发生,每个月乃至每周都可能有精度的提升,而传统的智能摄像机内置的算法是很难升级迭代的,即使升级,过程也非常繁琐且还要面临数据丢失的风险;同时还要中止相关业务应用,而一旦在中止过程中出现关键录像漏拍,就会给业务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和麻烦。
  另外,值得行业特别注意的是,当前安防行业智能化推广依然处在上半场,据相关机构预测,目前国内AI摄像机的普及率不及5%,在网的设备中,依然是以往大规模“平安城市”建设中落地的非智能摄像机,这些设备如何有效利旧值得行业深思。
  同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传统摄像机以及目前有些智能摄像机存在着明显的技术缺陷,夜晚摄像机白光补光导致的光污染严重已成为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
  技术进步 算力提升给行业带来更多可能
  以往,受到空间、功耗、成本等因素的限制,硬件计算资源一直无法满足安防前端采集设备的感知智能,只能运行相对简单的、对实时性要求很低的算法。
  随着安防海量数据的快速增长,为进一步提高数据处理效果、满足特殊行业对实时性的高要求,越来越多的智能算法从后端平台转向在前端采集设备上完成。尤其是随着芯片的发展,专门为视觉处理设计的芯片体积的减小、能耗的降低以及处理能力的增强,将AI芯片放置在前端摄像机中良好应用成为可能。
  通过算力、算法前移,使前端设备不断拥有强大的视频图像采集能力,还具备了初步的数据分析存储能力,通过对视频图像进行预处理,去除图像冗余信息,使得部分或全部视频分析迁移到边缘处,由此也分摊了传输系统一直跟不上发展的压力,以及云中心的计算和存储压力,进一步提高视频分析处理的速度,满足公安等行业实战业务需求。
  随着高精度算法应用、算力不断走向普及,如今的摄像机已经不单单是视频采集器,更具备数据前期处理分析的能力,已经逐渐成为物联网世界中感知万物的“眼睛”,更为百行百业的智能化业务提供丰富的感知数据。
  摄像机迎变革 软件定义具备独特优势
  面对行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难题,2018年成立的紫光华智依托于紫光集团在芯片、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主动安全、物联网等领域的深厚积累和技术优势,聚焦“AI视觉”技术领域,推出了有生命力的摄像机--软件定义摄像机。

  据了解,软件定义摄像机采用开放式的设计框架,在硬件资源平台化、标准化的基础上,将摄像机的软件与硬件解耦、算法与软件解耦,通过轻量化容器技术构建面向多算法的集成框架,让各算法独立运行,实现算法的快速加载与在线迭代。
  另外,从整个云系统的角度来看,软件定义摄像机是视频云架构的延伸,位于边缘感知层的云节点,云和智能的能力可以在系统中交互,通过底层技术架构的变革,实现传统摄像机升级。
  例如针对不同时段不同应用场景,通过分时按需加载不同算法,实现一台摄像机融合智能识别、密度统计、行为分析、人车结构化分析等丰富智能应用。
  此外,针对光污染问题,紫光华智软件定义摄像机采用双相曝光技术,针对人脸、车辆采取不同的曝光策略,从而在夜晚人车混行场景能较高提升车辆、人脸的捕获率,并且通过AI补光可以在无人时不开补光,检测到人后再开启补光,防止躲避抓拍以及光污染。
  软件定义摄像机推进智能化进入迸发期
  软件即服务,在当前智能安防硬件得到长足发展的前提下,从软件出发,适配不同场景下不同服务要求,以安防软件服务的升级满足多业务多场景的智能需求,并推动更多领域智能化实现飞跃。
  基于多样化多层次的智能化需求,紫光华智陆续推出了基础智能、普惠智能和全结构化的软件定义摄像机,以适配更多场景,满足行业智能化应用新需求,力图解决当前智能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针对传统的智能摄像机功能固化,出厂后智能功能不能更改。软件定义摄像机可以按需定义智能功能,在不同时段、不同预置点设置不同场景化智能,加载不同的算法,可实现不同的智能分析功能,消化客户个性化/场景化的算法诉求,降低多样化算法交付的敞口风险,提升客户智能创新的响应能力;而且在算法加载、卸载过程中,摄像机实况、录像业务不中断,不会丢录像;且支持分时段、分场景切换智能功能。
  例如在教育行业,针对大门口、体育馆等重要活动入口等区域,人流高峰期使用人群密度检测算法,实现重点区域人员密度分析和预警,防止危险发生。在非高峰期可切换使用人像算法,实现黑名单布控。
  另外针对传统摄像机智能算法无法演进问题,软件定义摄像机的智能算法可在线快速无感升级(秒级),无需重启摄像机,不影响音视频业务,实况画面可正常监看,录像不中断。通过算法和应用的可持续迭代,不断增强智能效果,让摄像机具备更持久的生命力。
  当前数字化大潮波涛汹涌,以智慧城市为中心的行业细分领域下的智慧升级已经势不可挡,软件定义摄像机作为“AI视觉”领域的创新与应用“急先锋”,已经成为文教卫、智慧警务、智慧社区以及智慧交通等诸多领域的关键需求点。
  软件定义摄像机作为紫光华智为百行百业智能化升级赋能的“利器”,目前已经在国内众多省份,不同领域应用案例中得到实战化检验,并将持续致力把AI视觉场景化落地应用带入到行业智能化升级的下半场。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