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闻 > 正文
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大数据技术及平台大有可为
2020/8/21 08:57   智能制造网      关键字:电信网络 诈骗 大数据 大有可为      浏览量:
猖獗的电信网络诈骗,扰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也让上当受骗的当事人遭受了严重的财产、信誉等损失。加快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防范和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已经成为了事关公民切身利益的大事。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接到过诈骗电话,或者是在使用互联网时遇到过“贷款陷阱”、“免息优惠”等新型诈骗。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该如何避免上当受骗呢?为了更好的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日益猖獗的势头,国家有关部门也开始立足现实,“重拳出击”。
  近几年,电信网络诈骗方式和手法不断翻新,诈骗活动呈现从电话诈骗向互联网诈骗、从全国分布向重点边境地区集聚、从“短平快”诈骗向长线套路诈骗转变等趋势特点,技术对抗性日益加大,加快运用大数据推进构建长效机制,为行业防范治理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数据支撑和能力支撑,无疑成为打击相关违法犯罪活动的有力手段。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运用大数据推进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长效机制建设工作方案》(工信部网安〔2020〕121号,下称《方案》)。《方案》围绕技术平台、监管能力、工作机制,明确了相关具体任务。针对技术平台建设,《方案》提出了三项工作要求。
  一是建设完善行业互联网反诈数据统一资源库和互联网反诈平台,加大数据汇聚范围,具备线索发现、追踪溯源等能力,实现对涉诈IP、域名、APP有效研判和处置。二是开展省级反诈大数据平台建设试点,提升属地反诈大数据运用能力,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反诈大数据平台建设。三是开展反诈大数据技术标准研究,研究制定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标准体系架构,推进急需标准出台。
  实际上,在防范和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方面,运用大数据技术、平台等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防范和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大业”的完成,离不开众多企业的支持。2016年,以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发起““守护者计划””,集产业之力、结合技术手段对电信诈骗进行预防和打击;2017年,《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开始实施,从立法角度加大了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力度,并对诈骗分子的惩治提供了依据。
  眼下,基于前沿互联网+技术研发的各类反电信电话诈骗系统应运而生,也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方面起到了相应作用。据业内人士分析,此类系统可有效帮助电信运营商和地方公安部门有效检测、识别出诈骗电话及诈骗类型,进而防止诈骗的发生。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能力,科技企业也应积极与各地警方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深度合作,从主动协助到主动推送,争取在实时防控、深挖线索、打击犯罪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数据越多,大数据分析技术越强,对于电信诈骗的预防、发现和打击越有利。这不仅要求银行、公安机关、运营商、科技企业等联合起来,综合释放大数据技术作用,发挥平台数据监管能力,让虚假诈骗活动原形毕露、无处可逃。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个人要树立警惕意识,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如果临时遇到转账、汇款等情况,需要仔细核实,以免上当受骗。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