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闻 > 正文
西宁:打造智慧公交,公交装上最强大脑
2020/5/18 08:59   西宁晚报      关键字:西宁,智慧公交,最强大脑      浏览量:
6年来,西宁市将创建工作列入了市政府重点工作和‘市长一把手工程’,财政累计总投入22.46亿元,新增公交场站用地面积20.25万平方米,高标准建设了公交专用道,更新了公交车辆……不仅探索出了一条三级共建、部门协同的模式,还吸引了更多的市民选择公交出行,有效减少了小汽车的出行比例,既保护了西宁的蓝天,还有效地缓解了城市交通的拥堵情况。
  “生活在西宁我觉得太方便了,旅游公交、夜班公交、快客公交、大站公交、微循环公交应有尽有,满足了西宁人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的需求。”土生土长的西宁人赵生魁开心地说道。
  在西宁,每天有110万人次乘坐公交出行,市民们享受着公共交通出行带来的巨大便利;在西宁,公交换乘系数和公交出行中平均步行导航距离在全国大中型城市中最小;在西宁,有了公交专用道以后,公交车运行速度和到站准点率大大提升……西宁正迈开铿锵有力的步伐向着成功创建公交都市的目标奋力向前。
  创建公交都市,西宁步伐铿锵有力
  “我在一家超市上班,以前下班晚一点连公交车都没有,自从开通夜班公交车后,我回家方便多了,真要感谢政府的民生工程。”市民王俪提到夜班公交车的开通大大点赞。
  如今,公交基础设施的不断更新完善、市民出行方式的悄然改变,都得益于这6年来我市“公交都市”创建工作的硕果。早在2005年,西宁市就立足市情研究制定了《西宁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施意见》,2014年,西宁成功申报交通运输部全国第二批公交都市创建城市,也是从那一年开始,西宁市立足区域功能定位和城市总体规划要求,重点围绕四大重点工程、三大特色工程和三大能力工程建设,切实推进实施了一大批重点工程,建成了以常规公交为主体,快速公交、城乡公交、旅游公交等为补充的公共交通出行体系。
  “6年来,西宁市将创建工作列入了市政府重点工作和‘市长一把手工程’,财政累计总投入22.46亿元,新增公交场站用地面积20.25万平方米,高标准建设了公交专用道,更新了公交车辆……不仅探索出了一条三级共建、部门协同的模式,还吸引了更多的市民选择公交出行,有效减少了小汽车的出行比例,既保护了西宁的蓝天,还有效地缓解了城市交通的拥堵情况。”市交通运输局运输科相关负责人说。
  优化市区线网,让市民出行更便捷
  “我们家住和盛园小区,属于新建小区,以前这里不通公交车,小区内上千户居民出行十分困难,公交公司得知情况后,为我们及时开通了71路公交车,这趟车可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市民马桂芳感受最深的就是自己出行的变化。
  自公交都市创建以来,近三年就优化新开线路48条,如今城市公交线路达到101条、城市居民每万人拥有公交车18.4标台、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32.83%、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100%、城乡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营比率达100%。这一连串数据说明了西宁公交都市创建成效明显,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方便且快捷。
  “因为工作原因,我需要每天乘坐9路公交车,自从有了公交专用道,发车频率稳定了,候车时间缩短了,每天都能准点到达目的地,公交专用道的运行为市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市民王运卓为公交专用道大大点赞。
  “随着公交都市创建工作的接近尾声与之配套的公交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断得到提升,公交专用道提升了公交运行速度;更新规范站牌、站亭不仅提升了颜值还规范了站名;五四西路等公交场站逐步建成并投入使用提升了公交出行的便捷性;公交车礼让斑马线让整个城市文明形象得到提升……”西宁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
  打造智慧公交,西宁公交装上最强大脑
  “现在真的方便多了,动动手指就能查到所有公交线路。”市民张生强为我市的智能公交系统大大点赞,现在手机查询公交线路几乎成为所有市民的选择。
  除了查询线路、站点,还具备导乘、到站提醒等功能,而这仅仅是智能化公交的一部分。从GPS调度中心成立到全面升级改造GPS智能监控中心,西宁公交实现了从传统手工发车模式向智能发车模式的转变,而随着对智能调度系统应用日趋稳定成熟,西宁公交还拓展了公交微信公众号、手机掌上公交、公交巴士通、公交电子站牌、ERP报表系统等,既方便了市民了解公交、关注公交,也让职工随时知晓企业的发展变化,让企业决策有了科学的数据支持。未来,通过人工智能对数据的挖掘、分析,完成运营模式转变,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线路规划的融合,西宁公交还将实现乘客需求与公交线路供给的直接衔接。
  随着加快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新时代幸福西宁的推进,绿色智慧的城市公交成为西宁推动绿色出行的减排旗手,不仅成为西宁人引以为傲的城市窗口,也让乘公交出行融入了西宁人的日常生活。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