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建筑标准:游走于核心技术边缘
2009/3/16 11:45   中国建设报       关键字:智能化建筑      浏览量:
去年,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专业委员会对北京市106座建筑的智能系统运行情况展开调查,发现三成建筑的智能系统运行不正常,三成则长期处于瘫痪状态,智能系统运行良好的只占总数的1/3。
设计、验收规范都是2007年修订的,它们成为智能标准中的“新生代”,不过,像消防、楼控等专业性很强、技术门槛很高的领域,标准修订的间隔时间比较长,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信息技术设备用电不间断电源通用技术标准……很多系统标准的最后一次修订时间都可以追溯到2002年,或者更早的时候。

    郭维钧介绍,现在我国的智能系统分支多,各个子系统的工程标准也悉数出台,但是有不少的标准都是多年前,根据当时的建造水平和实际情况制定的。现在智能化系统越来越多,建筑情况越来越复杂,有些标准已经不能适应现在技术发展的要求。当技术人员碰到具体的问题时,找不到与之对应的性能指标,无法指导后期的工作。因此,对于现有的智能化标准,应当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加强更新换代的速度,使其更好地为建筑服务。

    除了居住小区之外,医院、商场、酒店、大型体育馆……越来越多的公共建筑配置了智能化系统。由于这些建筑物的功能不同,对智能系统的要求也会有所侧重,例如在银行、博物馆等特殊建筑物中,对安防系统要求较高。在某些特定的场所,技术人员还需要为其量身定做一套个性化的设计方案。在这种情况下,技术人士应该为这些特殊建筑建立一套相匹配的智能化工程标准,保证它们的工程质量。不过,目前大家见到的各种类型的公共建筑物,在工程建设中,都是遵循统一的设计、验收标准。在同一个模式中,所有的建筑呈现出千篇一律的面孔,很难突出不同种类建筑物的功能属性。

    标准落实,遭遇非强制性的尴尬

    尽管建筑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很关注行业标准,不遗余力地致力于标准制定、修订工作,使得我国的智能建筑行业标准初步形成,但是业内人士发现,很多智能系统的设计人员、工程建设企业在落实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行事,导致很多智能化系统质量不过关,有些系统在运行一段时间内,还是出现“自动化变半自动,半自动变手动”的现象。郭维钧认为,智能建筑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属于新型朝阳产业,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有些先进技术能否应用于建筑,在业界还有争议,短期内不能对其妄加结论。因此,现在大家看见的工程标准只属于推荐性标准,给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它的好处在于可以使技术人员根据情况,自由选择参考依据,但是这种推荐性标准也容易出现一个弊端,缺乏法律强制性,不能对技术人员进行硬性约束,使得各种类型建筑的智能化质量不能保持在同一水平上。

    黄久松认为,现在系统标准体系建立起来了,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大家各自为营,不按照标准办事的情况屡屡出现,比如在工程验收环节,甲方代替验收方,从感官上对工程质量加以验收,致使现在很多的工程质量不高,这些对于行业可持续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12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