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风险预警体制机制 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2019/4/8 08:58   中国社会科学报      关键字:预警,风险,公共安全,信息,管理      浏览量:
精准及时的风险预警需要完善的平台支撑,只有预警平台能够多渠道收集汇总相关数据,并综合运用传统统计分析与新兴数据融合技术交叉分析、统筹研判,并将预警信息及时有效发布才能真正实现动态风险预警。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大量公共安全事件呈现出连锁性、衍生性与综合性等特征,传统“单灾种”型的应急管理体系将逐步被“多灾种”综合应急管理体系取代。随着国家应急管理部的成立与省级应急管理厅(局)的组建,传统分散于多个部门与机构的应急管理职能将逐步得到统筹,风险预警也将需要从制度、组织与技术三方面对传统风险预警体制机制进行改进,实现对多灾种风险的全流程与全方位监测。

一、健全制度、政策与管理体系

风险预警只有实现多部门协同联合预警,才能取得较好的预警效果。系统完善的制度、政策与管理体系不仅是实现多部门协同联合预警的基础,也是提升预警水平的重要前提。

健全应急管理政策体系建设,加快制定风险预警相关法规政策。除了完善的应急管理基础体系,高效的风险预警还需要预警信息标准化管理的相关法规政策,因此迫切需要制定《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系统数据集成共享规范》《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规范》等规范性文件。

健全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强化风险预警分级管理。科学完善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不仅能为风险决策提供依据,还可以提高风险预警的信度和效度。目前我国对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这三种专业性与技术性较强的公共危机已经构建了比较完备的预警指标体系,但对社会安全事件还未构建起成熟的预警指标体系,使得很多社会安全风险预警与分级缺乏评判依据和标准,严重影响社会安全风险管理质量。

二、整合社会资源与力量

实现综合联动的风险预警还需要进一步推进“部属”及“厅(局)属”涉灾机构与部门整合,培养专业高效的风险救援与管理队伍,吸收科研院所、商业机构及社会公众广泛参与。

推进主要涉灾机构与部门的整合,加快风险救援与管理队伍建设。应急管理部成立之前,我国实行的是分行业、分部门的分散性公共安全风险管理体系。随着公共安全事件综合性和跨地域性的日趋明显,这种分散性的管理体系已无法满足要求,迫切需要推进相关机构、职能、信息与队伍等的融合与统一,从而实现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的统一指挥、综合联动与高效有序。与此同时要加快公共安全风险救援与管理人员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组建综合性常备风险救援骨干力量,保持或提高综合常备风险救援队伍的战斗力。

整合已有的风险预警系统,实现多部门一体化联合预警。鉴于风险的衍生、次生与耦合时有发生,有效的风险预警需要全面的信息收集与分析,任意单个部门进行风险预警都会显得力不从心,只有多部门协同联合预警,才能取得较好的预警效果。我国目前虽有不少部门和省市政府已经完成了不同类型的预警系统建设,但由于缺乏统一的预警管理系统,预警信息的采集和发布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使得预警效果大受影响。各级政府应从所辖地预警系统建设现状出发,最大限度地整合现有的风险预警系统,使已有的风险预警系统成为综合风险预警系统的重要支撑。

支持灵活多样的预警系统开发运营模式,鼓励公众参与。我国风险预警系统的建设最初主要是由政府和科研院所主导,随着国家对“产学研”及“官学研”的倡导,已逐步形成了政府、科研院所及商业机构相互合作的开发运营模式。为进一步提升政府风险管理水平及风险的社会协同治理水平,除了安全级别要求较高的国家基础管理系统外,政府应继续支持灵活多样的公共安全系统开发运营模式。此外,社会公众作为主要利益相关者及社会数据的直接提供者,有权利也有必要参与到公共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的建设与运营中。公众的积极参与不仅可以使预警信息的采集“广开言路”,也可提高公众的风险反应与应急能力。

三、加强平台建设与技术研发

精准及时的风险预警需要完善的平台支撑,只有预警平台能够多渠道收集汇总相关数据,并综合运用传统统计分析与新兴数据融合技术交叉分析、统筹研判,并将预警信息及时有效发布才能真正实现动态风险预警。

推进物联网应用,加强风险相关社会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物联网可以给公共安全风险预警系统提供各类传感器所搜集的数据,但我国现有的信息获取手段和传感器节点的覆盖范围远不能满足公共安全风险预警信息需求,应进一步扩大物联网覆盖范围,加强网络设施建设,满足大容量安全数据传输,并对我国现有独立分散的行业数据系统进行整合与统筹规划。此外要加强相关社会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尤其要重视一些非正式交流网络的信息,这些信息中往往隐藏了很多潜在风险的信号,而这些信息是正式信息网络无法获取到的。

重视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畅通预警信息发布渠道。预警信息只有到达处在危险中的人们那里才算达到了预警的目的。建设多重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是避免单一预警信息渠道失灵的重要保障。同时加强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建设与完善,确保紧急情况下各类预警信息发布渠道畅通无阻。

加强大数据技术研发,完善公共安全风险预警技术方法体系。任何风险在形成过程中都会产生海量相关数据,这些数据只有经过获取、处理与分析后才能为预警所用。要使公共安全风险预警在速度与精度方面有所改进,必须加强多源异构数据的全方位、快速、动态采集、传输、分析技术与方法研发:一是海量风险数据的获取、采集、存储、预处理、处理及融合技术;二是安全、易用与深度整合的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系统集成技术;三是风险预警的核心支撑技术,如云计算、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及社会计算等。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大数据驱动的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研究”(16JZD02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