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动态 > 正文
防盗报警器误报何解?
2017/5/23 09:08   中安信联安防帮      关键字:防盗,报警器,误报      浏览量: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规定的功能,称为故障。故障的类型有损坏性故障和漂移性故障。损坏性故障包括性能全部失效和突然失效。这类故障通常是由元器件的损坏或生产工艺不良(如虚焊等)造成。

  关于误报警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在我国一般都认为:“没有出现危险情况报警系统发出报警信号即为误报警。”按照这个定义,报警系统的误报率(在一定时间内,系统误报警次数与报警总数的比值)一般都在95%以上。在西方一些国家关于误报警的定义是:“误报警是指实际情况不需要警察而使警察出动的报警信号,其中不包括那些因恶劣自然气候和其他无法由报警企业以及用户操纵的特殊环境引起的报警信号。”按照这个定义,美国UL标准规定:“每一报警系统每年最多只能有四次误报警。”

  报警设备故障引起的误报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规定的功能,称为故障。故障的类型有损坏性故障和漂移性故障。损坏性故障包括性能全部失效和突然失效。这类故障通常是由元器件的损坏或生产工艺不良(如虚焊等)造成。

  漂移性故障是指元器件的参数和电源电压的漂移所造成的故障。例如:温度过高会导致电阻阻值的变化,此时设备表现为时好时坏。事实上,环境温度、元件制造工艺、设备制造工艺、使用时间、储存时间及电源负载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元器件参数的变化,产生漂移性故障。

  无论是损坏性故障还是漂移性故障都将使系统误报警,要减少由此产生的误报警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1)报警设备的生产企业,必须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和工艺水平,在作系统设计的同时,还需作可靠性设计,如冗余设计、电磁兼容设计、三防设计(防潮、防盐雾、防霉菌)、漂移可靠性设计等。在此基础上,提高产品制造过程的可靠性,如对元器件质量的严格筛选;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管理等,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销售报警设备的单位或个人,应进行严格的进货检验,检验内容为: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生产企业的工业生产许可证书或安全认证证书或生产登记批准书。

  (2)管理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安防市场的检查、抽查,发现生产、销售安防产品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应严格按照《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管理办法》的规定处理。

  (3)报警系统建设单位(用户)应在相应的工程文件中明确要求施工单位选用经授权检测机构检验合格的产品;国外设备要选用正规渠道进口的、按国际先进标准检验合格的产品。

  (4)为了保证报警系统的良好工作状态,必须建立定期检查、维修制度。顺便提一句,目前我国报警系统的维修方式有待解决,最好是变工程承建单位的维修为专业维修公司的维修,这样不仅有利于维修资源(维修人员、维修设备、维修备件等)的利用和维修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安全防范系统的可靠性。

  报警系统设计、施工不当引起的误报

  一、系统设计不当引起的误报警

  设备选择是系统设计的关键,而报警器材种类繁多,又各有自己的特点、适用范围和局限性,选用不当就会引起误报警。例如,靠近震源(飞机场、铁路旁)选用震动探测器就很容易引起系统的误报警;在蝙蝠经常出没的地方选用超声波探测器亦使系统误报警,这是因为蝙蝠发出超声波的缘故;电铃声、金属撞击声等高频声均可引起单技术玻璃破碎探测器的误报警,因此,要减少由于器材选择不当引起的误报警,系统设计人员要十分熟悉各种报警器材的原理、特点、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同时还必须掌握现场环境情况、气候情况、电磁场强度以及照度变化等,以便因地制宜选择报警器材。

  除设备器材选择之外,系统设计不当还表现在设备器材安装位置、安装角度、防护措施以及系统布线等方面。例如:将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对着空调、换气扇安装时,将会引起系统的误报警;室外用主动红外探测器如果不作适当的遮阳防护(有遮阳罩的最好也作防护),势必会引起系统的误报警;报警线路与动力线、照明线等强电线路间距小于1.5m时,而未加防电磁干扰措施,系统亦将产生误报警。

  二、施工不当引起的误报警

  这部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没有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2)设备安装不牢固或倾角不合适。

  (3)焊点有虚焊、毛刺现象,或是屏蔽措施不得当。

  (4)设备的灵敏度调整不佳。

  (5)施工用检测设备不符合计量要求。

  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是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尽快实行安防工程监理制,这很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减少由于施工环节造成的误报警。

  环境噪扰引起的误报

  由于环境噪扰引起的误报警是指报警系统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产生的,从原理上讲是不可避免的,而事实又是不需要的,属于误报警。例如:热气流引起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的误报警;高频声响引起单技术玻璃破碎探测器的误报警;超声源引起超声波探测器的误报警等。减少此类误报警较为有效的措施就是采用双鉴探测器(两种不同原理的探测器同时探测到“目标”,报警器才发出报警信号)。现行的产品有:微波-被动红外双鉴器、声控-振动玻璃破碎双鉴器、超声波-被动红外双鉴器等。但是有些环境噪扰双鉴探测器却无能为力,例如:老鼠在防范区出没;宠物在居室内走动等。为此,科技人员又将微处理技术引进报警系统,使其具备一定的鉴别和思考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判断是入侵者还是环境噪扰引起的报警。

  降低误报率,专家有话说

  “降低误报率的关键是降低用户使用复杂程度”

  首先,降低误报率的关键是降低用户使用复杂程度。具体而言,发达国家已习惯使用报警系统,而国内这种系统目前还处于推广初期,防盗系统还没有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生活行为。且报警系统产品目前在使用方便性和系统安全性之间还有矛盾,有的产品安全性很好,但操作不方便,要么产品易操作但安全性不够。

  其实,这是个市场细分问题。一些产品虽然品质不错,但并非为国内家庭用而开发,不论是适用性还是功能性只是部分满足国内用户的需求。所以市场反映并不良好,尤其是使用方面的反映,据我们到现场的统计安装在家庭的报警系统使用率远低于30%。

  如此,出路其实只有一条,即为中国的各种需求生产相对应的产品。比如现在市场上的简单型报警套机,从专业角度看这类产品漏洞很多,根本不能用来做防盗系统。但是这个产品简单、易用。也能解决很多客户需要的实际问题,在市场获得认可是当然的。所以我认为降低系统误报率的关键是重新按中国市场的需求开发出适应的产品,从源头消灭占现在最多比例的使用误报。

  “探测器的技术滞后是造成整个系统误、漏报问题的薄弱环节”

  近年来,先进、可靠的数字化处理技术已完全用于报警系统的控制主机及中心的接受设备中,而且技术渐趋成熟。但报警系统的最前端设备,像探测器却在技术上一直没有更大的突破,只是通过信号后处理技术或通过几种探测技术的复合或单一技术的累加得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由此可见,报警系统的源头(如:探测器)的技术滞后是造成整个系统误、漏报问题的薄弱环节。

  在传统的红外探测技术没有突破之前,就无法谈解决误报与漏报问题。首先应寻求源头,即从被动红外传感器上突破,通过将红外源的改造,将恒流源探测改为恒压源探测,从而增强了信号的强度,并大大提高了信噪比。

  如PYROFLEX传感技术,通过实验、比对,对探测器进行一般步行测试,探测到的信号是一般探测源的10倍,而跑步探测到的信号是一般探测源的100倍;信噪比高,信号源所探测到的信号幅度大,电路设计中就无需再经过运算放大电路,这样由于运算电路自激所造成的误报就被消除。

  其次,一些产品只针对信号峰峰值进行处理,有效降低电路“零漂”所造成的漏报。由于一般红外源对快速移动不敏感,而PYROFLEX传感技术对跑动的信号探测可以提高100倍,这样将一般红外源对快速通过所产生的漏报问题解决了。还比如,DFIR移动红外分频技术只对移动的红外发热体产生反应,这样就可以避免因环境问题所造成的误报,如暖气、冷热出风口等。

  同时,HIVIEW透镜技术的应用使得在高温条件下(28℃以上),探测器可对人体甄别探测.。当对人体与周围环境温度差异不明显时,透镜内温度传感器开始启动,对1.6-1.8米的高度范围内37℃移动的人体进行识别,针对人体的头部进行单独探测处理,从而大大降低漏报。

  当然,在解决好产品自身的技术问题之外,用户选购时还应考虑企业的技术背景、产品的生产工艺、售后服务及技术支持等因素。同时还应注意安装环境以及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只有选择品质良好的产品、提供良好的应用环境、配合良好的施工技术才能真正有效的降低整个防盗报警系统的误、漏报率。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