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防行业网

首页 > 行业研究 > 正文

全国“社保一卡通”能否在长三角破冰?
2008/4/29 10:20:00   新华网    本站编辑   关键字:社保 一卡通      浏览量: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的《国家金卡工程全国IC卡应用(2008-2013年)发展规划》提出,今后5年,我国社保卡将“全国通用”。届时,将有一个覆盖全国的网络,实现养老、医疗、社保等事务的“神州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的《国家金卡工程全国IC卡应用(2008-2013年)发展规划》提出,今后5年,我国社保卡将“全国通用”。届时,将有一个覆盖全国的网络,实现养老、医疗、社保等事务的“神州行”。

    “社会保障一卡通”,这一有助打破地域门槛的政策远景,在物资、交通、人才、信息处于高速流动和紧密协同的长三角地区,会不会率先破冰?

    “同城效应”离不开“社保互通”

    前不久,上海129路公交车更换了新的POS机,以便接纳来自南京、杭州、无锡等长三角城市的交通卡。目前在长三角,一个依托于交通卡的“公交圈”已初具雏形。手持当地交通卡的上海市民,不仅能在苏州、无锡、常熟、阜阳乘坐公交畅行,还可在杭州“打的”。互通的不只是交通。数据显示,目前外省市在上海设立企业户数和注册资金中,分别有30%和50%来自长三角地区;上海的国内经济协作项目中,约四成是同江苏、浙江合作。在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的快速流动中,长三角的“同城效应”正日益凸显。“同城”还缺什么?上海市发改委体制改革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民盟上海市委副秘书长郑韶说,近年来出现的“昆山安家,上海办公”模式,说明“同城”已在“住”和“行”上破题,眼下,社保民生互通成了一道“终极门槛”。郑韶认为,长三角地区有需求也有条件在国内率先实现社保卡的互通。一方面,上海相对充沛的医疗资源应当服务长三角;另一方面,一些上海市民在周边城市购置住房,还有一些原籍苏浙地区的市民退休后选择回原籍居住,他们的养老、就医都有待互通来实现。

    “上海无锡合作”拉开互通序幕

    上海是全国率先推出社保卡的城市。自1999年至去年底,上海已累计发行1112万张社保卡,基本覆盖了常住居民和来沪人员,应用领域包括劳动保障、公安、民政、公积金、医保、卫生、教育、选民及兵役登记等,其功能还将向“电子钱包”拓展。在推行的第5个年头,2003年7月,一份《关于实现上海与无锡两地“社会保障卡”互通互用的合作框架协议》在两座城市间签订。协议提出,“鉴于锡沪两地人员来往十分频繁,从方便两地市民在人才交流、异地提取养老金、就医结算等使用社会保障卡事务的角度出发”,将推动两地社保卡的互通。根据双方约定,由上海承担无锡社保卡的系统建设工作。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上海市委主任郑惠强认为,“上海无锡合作”的实施,标志着上海社保卡工程的经验被成功运用到了长三角其他大中型城市,而软件算法和技术平台的相通性,也为两地未来的联网通用奠定了基础。2005年9月,无锡市社保卡系统一期工程正式投运,系统涵盖市民各项“终生信息”,截至去年底,累计发

    放约150万张社保卡。在今年启动的“二期工程”中,上海还将为无锡制作20万张居民医保学生卡。

    尚需打开三个“卡口”


    郑韶坦言,从长三角各城市推进的现状来看,“社保一卡通”的进展仍属“缓慢”。为此,需要尽快打开下述三个“卡口”。“卡口”之一是各地技术标准不同。由于缺乏通盘考虑,互通计划性仍不足,目前各城市大多在小范围内统一标准和技术,从而形成了若干个“小圈圈”,比如杭州采用集成电路技术,嘉兴为“多用途智能卡”,宁波、台州、绍兴、湖州的技术标准依托于银行系统,而上海、无锡又属另一类。郑韶认为,作为一个日趋显著的问题,目前这些“各成一派”的标准仍在各地大力推广,这会给未来对接互通增加额外的转轨成本,可能出现的“标准之争”也会阻碍区域整合的脚步。“卡口”之二是政策差异的制约。郑韶说,以医保为例,各地的待遇水平、财政补贴差异较大,利益难以平衡。比如,拿嘉兴的医保卡去上海结算,希望得到较高的医保待遇,上海会乐意出钱吗?医保待遇水平是刚性成本,升可以、降不得,否则就会让当地居民不满,然而,从低往高走又会遭遇待遇较高城市的门槛。“成本不等,就是利益不对等,对接没有基础,衔接就会遭遇阻力。”

    “卡口”之三是体制机制缺失。郑韶说,上述“卡口”的出现,归根到底是由于统筹、协调机制的缺失,目前长三角已建立推进交通卡互通的相关协调机构,但社保卡的互通还没有专门机构负责推进。由于没有主导和协调方,各地执行时难免囿于行政区划和条块分割,造成共享少、交换少、来往少的局面。郑惠强认为,以服务长三角为定位的上海,应当积极推动长三角社保卡协调机制的建立,并展现主动接轨的姿态,使今后新一代社保卡机具兼容周边城市。

 

相关专题: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