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 生物识别产业回望
2020/10/16 11:58   中国安防   毛巨勇   关键字:“十三五” 生物识别 产业      浏览量:
生物识别是唯一可以实现对个人真实身份进行验证,从而精准标注、定位、监控、跟踪和管控的核心技术。比如在对个人行为进行监控、追踪和分析的大数据处理中,生物识别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技术。无论生物识别是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行业,它肯定是必将渗透进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基础技术。在与诸多行业应用深度融合之后,一直以来的争论——生物识别是可以成为独立的产业,还是支撑类基础技术,已经不再重要。
  恰逢盛筵  云胡不喜,四面开花  八方落地
  过去的五年,借着移动互联、IoT及AI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生物识别的应用也深入到各种细分领域,恰似水银泻地,无孔不入。
  生物识别是唯一可以实现对个人真实身份进行验证,从而精准标注、定位、监控、跟踪和管控的核心技术。比如在对个人行为进行监控、追踪和分析的大数据处理中,生物识别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技术。无论生物识别是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行业,它肯定是必将渗透进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基础技术。在与诸多行业应用深度融合之后,一直以来的争论——生物识别是可以成为独立的产业,还是支撑类基础技术,已经不再重要。
  随着生物特征识别核心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以及硬件技术(计算平台及生物特征传感采集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识别产品及应用愈加丰富和多样化。移动互联、IoT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渗透程度,遍观全球无出其右者。网络应用尤其数据保护、在线支付、线上公众服务等场景,已全面导入生物识别技术。借助生物识别技术,实现了对线上使用者身份的高安全认证,行为数据精准采集,以及有效信息的分析挖掘,使其应用功能和效能的迭代更加快速和高效。
  不断丰富细化的端/边缘设备,搭载各种生物识别技术,经由云端处理配合,形成端/边缘采集识别 + 云端处理/训练/存储这样的架构模式,仍然会是未来几年生物识别行业产品和系统的普遍形态。
  生物识别诸多应用领域中,安防应用仍然是大头和主流。无论是安防巨头、传统生物识别厂商还是新近崛起的CV独角兽们,都将安防摆在最重要的产品和应用方向。对生物识别技术而言,解决安全问题是其研发的初衷,也是其最佳的应用落地场景。
  各类所谓的“智慧”工程(智慧交通、智慧工厂、智慧校园、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智慧商业及零售、智慧农业……),大白话就是智能化程度更高的安防工程。这些项目大多属于机构和政府投入,规模和资金体量一般较大,所有厂商都趋之若鹜。针对这些智慧工程涉及的安防应用,厂商们研发推广的产品和系统也最为丰富。
  大数据和自动识别是安防应用中极为关键的两大技术。来自各类传感采集终端的海量数据,经由AI挖掘,筛选抽取出包罗万象的价值信息,为行为模式分析、安全预防途径、阻嚇报警、阻止或限制损失、事后追踪锁定等完整的事件跟踪和防范等提供有效的数据基础。而自动识别技术(含生物识别),则提供了对系统进行监督、管理和控制,以及对数据进行标注和模式分析(行为识别)等的有效手段,为数据分析和挖掘提供标定技术基础。
  2013年搭载指纹识别技术的Iphone 5S手机亮相,打开了生物识别一个最具规模的应用方向。经过五年多的高速成长,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边缘/端设备,当然也成为生物识别技术最主要的搭载平台之一。在移动互联、IoT继续进化的未来,智能手机预计仍将是个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生活助理工具,在网络服务、智能家居、个人及家庭安防、个人事务管理等方面承载重要功用。智能手机实名制和线上准确的身份认证将是这一切应用和管理的基础,而生物识别则是实名制和身份认证的最重要技术保证。
  除智能手机外,近年来生物识别技术已被引入更多的个人消费品应用中,如行李箱、枪盒、珠宝盒、挂锁箱包锁、笔记本、皮带、打火机等等,消费类应用异军突起。指纹识别技术因为体积小功耗低,成为这些个消品集成生物识别技术的首选。过去几年,集成了生物识别技术的个人消费用品市场已开始快速崛起,单品达到百万级年出货量的已不鲜见,显示出极大市场潜力。
  AI,AI!无处不讨论的AI技术,是过去五年生物识别技术发展的最大技术驱动力。大数据、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方法和技术的导入和普及,极大促进了生物识别技术,尤其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行为识别等的快速发展。几家专注于人脸识别和智能监控的独角兽公司,近年都深受资本市场青睐,完成多轮融资,甚至IPO上市。
  回望过去的五年,生物识别技术已经深入普及到诸多的产品集成和行业应用中,关于生物识别技术独立产品和搭载这些技术的其他应用产品、系统的营收数据统计,已变得越来越复杂。不同统计方法、统计口径偏差甚大,想获得较完整和准确的细分数据已经不可能。我们历年来一直跟踪采集相关数据,过去几年也是感到愈加困难和力不从心。





  许多原始数据就已经混杂不清,原来常用的以核心硬件(芯片及主要元器件)上游供应商的供应总量对调查数据、公开数据、推算数据进行核实验证的做法,在软件独立布局和通用硬件越来越盛行的现实中,已经慢慢失效,准确性大幅下降。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尽最大努力,对过去五年国内生物识别的行业表现,做出如下梳理和总结。需要说明的是,下列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内市场和国内厂商,进口国外厂商及其产品、出口厂商及其产品也有收集,但不完整。
  生物识别技术及应用五彩缤纷,盛筵早已开启,盛筵还在继续。
  急功近利  蓝海消弥,低效洗牌  劣币难敌
  产业兴旺发展的同时,诸多问题并存。我们的反思或许无法改变现实,但冀望能触动更多从业者的思考,为不确定的未来增添几分积极的影响力。
  IoT的逐渐普及使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模式进入一种全新的更迭,生物识别技术及产品也已顺应改变而进化。如何理解和看待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及应用创新,并以此为企业的决策和行动基础,是产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这点需要整个产业认真思考清楚。
  看似技术导向,其实商业模式导向的决策和行为比比皆是。动辄声称“闭环”“生态”,实则玩概念吸引投资者。对客户需求、应用场景不求甚解,却热衷造势,不断追逐热门概念而抢先宣布(都谈不上“发布”)新产品,吸引投资客。此后若开发不顺或落地受阻,又草率下马转换方向,最终为了营收,还是又回到传统主流应用和产品上。这些年的新兴公司,多善此道。
  企业发展各有各路,本无可厚非。但通过炒作的技术噱头和热门应用获取投资,转而在传统应用和产品上采用烧钱的所谓“互联网思维”,在存量市场中,不计成本(甚至免费)拼杀,殊为可叹。任何一片蓝海,经过这些折腾,很快血色呈现。
  其次,即便是真正技术导向的新创企业,在落地渠道上没有多年深耕,也是难有大作为的。面对这样的窘境,新创企业们即便大力恶补短板,挖人、砸钱带吆喝,但效果并不明显。面对企业估值与营收的巨大落差,情急之下自然会无所不用其极。当然,也不能全怪企业经营者,资本的意志往往战胜实业规则。无论是新创企业还是传统厂商,一旦引入投资都需准备好接受新的要求和约束。这本是游戏规则,但在这里又成为了特色。投资成功的案例不多见,常见的反倒是因市占率和规模快速扩张的要求而导致的市场冲击和混乱,一波接一波。
  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本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但产能过剩、无序竞争虽不能说已经到了普遍的劣币驱逐良币状态,但市场呈现的常态却是劣币难退、良币难存。
  中国生物识别行业过去五年竞争态势基本脉络比较清晰:主流的传统生物识别厂商继续发展壮大;传统安防及互联网巨头强力介入;新兴的CV独角兽企业迅猛崛起。
  多年前曾有美国行业分析者给生物识别行业的技术持有者们有如下忠告:如果你的技术优势硅谷精英们花两年时间、数亿美金都不能赶上,那么你可以暂保安全,否则,你前途堪忧。过去五年,在资本强势介入,技术开发手段日新月异的形势下,这样的所谓“安全”状态早已不复存在了。
  技术因素之外,要想在市场和行业中立足,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将技术落地,通过拓展应用,占据市场主流。移动互联时代,IoT、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基础技术的支撑下,生物识别产品创新和落地应用开启了无限可能。生物特征的采集、存储、识别认证等功能,均具备了现场客户端、便携终端、路由、云端等物理和逻辑位置任意布局的可能,产品和系统的创新设计因此而丰富多彩。
  过去几年,在生物识别领域中从业者的队伍还增加了金融集成商、网络营销公司、结算和支付服务商、零售商等,他们的积极竞争和市场渗透丰富了过去几年的市场态势。
  当然,过去五年安防巨头、传统生物识别重要厂商、AI/CV新秀这三大势力板块的竞争,才是中国生物识别市场的主线,它构建和塑造了中国生物识别产业主要的发展路径和方向。
  传统生物识别重点企业和传统安防巨头、互联网巨头自不必多说。AI加持下的CV(计算机视觉)独角兽们是过去五年最醒目的一大行业板块。以商汤、依图、旷视、云从等公司为代表的这一板块,最引人注目的可能是他们不断成功融资的新闻。而竞争对手更关心的是他们的应用产品布局、应用落地的执行力和效果。经过几年的努力,这一板块的市场业绩已经展现,但是在多大程度上可与他们的估值匹配,则见仁见智了。
  这些CV公司对传统生物识别厂商的冲击主要来自其技术的先进和可控,他们是网络、大数据、云计算和深度学习等新兴技术催生的幸运儿,在技术上很快超越了传统厂商,而基于网络的渠道模式和生态构建又是他们的先天优势。但其短板也是显而易见的。成败皆萧何,生于网络、长于云端,新兴CV们在应用落地,尤其非网络架构的行业应用落地方面,显得底气不足和拓展乏力。这些年目睹他们的诸多努力与尝试,有成功案例,但异想天开、昏招迭出也不鲜见。
  笔者尝试多角度分析比较国内生物识别领域这三大势力板块的竞争态势,遂从技术、资金、产品及应用、生态及服务等多维度,以五分制来进行评判。评价体系及结果如下表,读者诸君是否认同,敬请切磋。
  综上,以笔者的比较判断结论,传统厂商稍占优势,新兴独角兽稍弱,但差距并不大。
  “十三五”收官之2020年,注定是可以载入人类史册的关键转折点。从自然灾难、重大流行疾疫,到全球化趋势逆转,全球经济大衰退,人类正处在前所未有历史大变革中。若展望更加远景的未来,巨大的不确定性恰如摧城的黑云排涌而来。作为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我们还是要继续努力,砥砺前行。而面临未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唯有认真思考、观察和探寻先机,才有制胜的把握和可能。以下是我们的一些粗浅观点,抛砖引玉吧。
  先机一:严峻的社会形势、撕裂的阶层。当前的社会动荡和危机之原因,既有自然和客观的困难与灾害,但更主要的是人类社会的治理问题。各国的发展道路和制度之争因各执己见已毫无意义,但我们看见的客观现实是,日渐严重的贫富分化和阶层撕裂,已令这个星球的大多数地区形势岌岌可危。生物识别及安防是为解决安全问题而生的行业,严峻的社会形势是挑战也是机遇。
  先机二:对健康的高度关注。此轮新冠疫情无疑是敲响当代人类社会最强音的警钟。结构简单如斯的小小病毒,却可以令整个人类社会的正常运作窒息和停摆。健康问题已成为人类新型的安全问题。既是安全问题,那对于健康或者对于有害健康因素的监控检测和预防,或将成为安防产业拓展的方向之一。生物识别将在监控检测定位标注、健康大数据分析、重要医护场所管控、特殊人群(比如疑似患者)管控等等应用场景发挥极大作用。这些新场景下的技术落地机会不可不察。
  先机三:个人及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毫无疑问,线上方式将成为未来人类的主要生活与工作方式。因为疫情和随之而来的新型社会管理模式的影响,这个趋势的实现速度会比原来单纯靠技术自然演进影响的进度要快得多。为满足加快实现和普及的线上生活与工作,必然需要创造全新的产品和应用系统。如前文所述,线上生存模式及大规模的各类线上应用,对生物识别技术的刚需将展现无疑。
  先机四:无所不在的AI及监控,如何与隐私保护平衡?生物识别技术发展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可信度和安全问题。信息时代的个人安全,最看重个人关键信息和隐私的保护。而加强公共及社会安全却需要强化对个体的监测监控。生物识别技术可以在这样的矛盾平衡与协调中,寻找出自己生存发展的特殊机会。
  虽然,生物识别技术的采用(尤其滥用)加剧了个人信息及隐私泄露的风险,但要妥善平衡安全与隐私保护,非生物识别技术莫属。我们需要的是在生物特征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使用、控制等诸环节,精心设计和安排,利用生物识别技术与应用场景其他条件的巧妙组合,完成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平衡。这里边的商机其实已经存在,但鲜有商家去潜心发掘。
  先机五:便携式可穿戴式生物识别方案。在当今社会的现实和可预期的未来,个人防护(安全防护及健康防护)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个人防护产品将会逐渐多样化、智能化、网络化,生物识别技术如何在这样的便携式、可穿戴环境下实现,商机潜藏。采集芯片处理芯片的柔性化、近距离乃至微距扫描及其无线传输、云/端/边缘的灵活处理布局,都将是值得商家重点考虑的产品研发设计环节。据我们所知,在这个方向上先行者已经上路了。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