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超级智能时代”敲门人,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云端峰会释放AI发展三大信号
2020/7/20 10:12   凤凰网财经      关键字: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AI 三大 信号      浏览量:
3年前,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次在浦江之滨举行,这场肩负为人工智能贡献“世界方案”使命的世界性峰会,甫一开始,便担当起全球AI趋势研判的“瞭望塔”和创新发展的“主阵地”。
  3年前,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次在浦江之滨举行,这场肩负为人工智能贡献“世界方案”使命的世界性峰会,甫一开始,便担当起全球AI趋势研判的“瞭望塔”和创新发展的“主阵地”。
  WAIC现已成为世界顶尖的智能合作交流平台,并在大会上集聚了来自全球智能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和企业家,集中展示人工智能最前沿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和新理念。
  而人工智能大会的策源地——上海,在确立打造人工智能高地的目标后,乘着WAIC这屡春风,为人工智能产业打下了完备的基础设施,使得上海人工智能企业、人才、创新资源得以迅速积累,AI产业链的羽翼也日渐完善。
  同时,也为着力打造“链接协同创新的开放平台、链接产业发展的赋能平台、链接城市治理的智慧平台、链接美好生活的服务平台”的智能时代篇章找到新发力点。
  3年后,尽管新冠疫情余波未平,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还是指针拨正,如期举办,并于7月11日顺利落幕。此次大会以云端峰会的新形式呈现,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以“智联世界、共同家园”为主题,让全球AI行业进入“上海时间”,为全球AI行业提供“上海智慧”。
  AI场景——多元应用场景,向价值落地
  在7月11日的大会项目签约和成果发布会上,上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龚正为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揭牌。当天8个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项目、36个人工智能产业项目分别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超300亿元。
  “上海将一如既往把人工智能作为优先的战略选择,继续强化大会的磁场效应,吸引集聚更多的创新资源要素,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创业生态圈,打造人工智能的四大平台。”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表示。
  据了解,此次大会签约项目包括百度飞桨赋能中心、华为“鲲鹏+昇腾”创新中心、中智行车路协同应用等重大项目,一批产业生态创新平台同时揭牌,包括上海白玉兰开源开放研究院、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等。
  另外,此次大会还发布了“上海市第三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聚焦AI+制造、AI+交通枢纽、AI+商圈等7大领域。
  当前,上海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已经从单个场景、点上示范转向领域推广、城市赋能,从解决行业痛点趋向实现价值落地。
  AI技术向价值转换如何落地?场景衔接是关键。据悉,上海联影针对疫情量身打造的基于“天眼智能平台”的CT产品,患者仅需要通过设备就可智能识别全身位置信息,实现智能定位和摆位,精准定位肺炎病变。
  另外,面对疫情期间快速扫描工作流,这台AI设备也可实现每天300人次的超大流通量扫描,效能是一般设备的3倍。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说,这次疫情防控中,上海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应用到疫情态势研判、传播路径分析、精准防控、有效治疗及后续治理等各个环节。通过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科学决策依据,提高接诊问诊和诊断效率,加强远程和在线技术服务、机器人智能作业等,为战胜疫情提供坚实支撑。
  医疗场景的只是AI应用场景多元化的缩影。赋能场景的背后,除了横向关联产业的崛起,更体现出人类对AI价值创造的理解和重估——“人工智能更好为人所用、为人服务。”
  正如上海这座城市所期待的那样,人工智能因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助力合作交流而诞生。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更懂得了生命的价值,也更感受到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链接价值、赋能价值、向善价值。
  百业赋能——行业深度应用,发挥“乘数效应”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正在勃兴的新技术,可以为不同行业的智能化跃升注入动力,为疫情产业升级搭建“快车道”,放大“乘数效应”。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表示,AI的发展会经历三个大的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技术的智能化,第二阶段叫做经济的智能化,第三个阶段叫做社会的智能化。
  目前,我们正处于从经济智能化的前半段向后半段过渡的时期,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正从“感知智能”迈向“认知智能”,让机器实现“理解、推理、决策、可解释”的认知智能正成为人工智能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加上经济和社会普遍的数字化和互联网化所创造的基础环境,AI得以在更广泛的经济和社会领域推广和应用。
  特别是今年作为“新基建”元年,如何让AI赋能传统产业,“一业”带“百业”形成新增长势能,也将新基建和AI应用深深绑定在一起。
  疫情期间我们高频使用的“健康码”便是AI应用的范例,随身定位、颜色划分、安全评级,保障疫情“下半场”人们日常生活出行,也为商贸往来的经济活动保驾护航。而这背后,正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融合应用。
  同样,在年初大火的教育领域也不乏人工智能技术的身影。上海大力推行人的工智能走进大中小学校活动,上师初级中学的人工智能课上,学生们正在利用人工智能,制作一款社交距离报警器,小于一米的距离就会报警。
  据《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20》公布数据显示,当前AI已经广泛分布在智能机器人、医疗、金融科技等18个应用领域。随着5G的到来及技术的逐步成熟,AI将于各大行业深度融合,但尚处于应用初期,未来潜力不容小觑。
  加快AI发展,是惠及全民的一桩大事。作为人工智能产业的“领头雁”,上海将继续陆续开放更多应用场景,在交通出行、住房家居、养老服务等领域,更好发挥AI赋能百业的积极效应,使优质资源更加公平可及、更好辐射服务,为市民打造更高品质生活,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创新发展。
  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一方面,要促进AI技术创新,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支持国内外相关科研院所、企业加强对接,广泛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要促进AI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经济。“要加快人工智能在制造、金融、交通、医疗健康、民生服务等领域的应用步伐。鼓励、支持国内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协同合作。”
  长效动能——上海“智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领域,也是赋能城市转型提升、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市民高品质生活的重要驱动力量。
  伴随AI全面赋能,上海这座东方大港再次生机勃发。自首届大会举办以来,已吸引近千位国内外人工智能企业领袖、顶尖科学家齐聚,500余家重量级企业、300余项顶尖产品参展亮相。
  不仅如此,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20余个创新平台揭牌启动,亚马逊、百度、商汤、达闼等近百个项目签约落户,徐汇AITower、张江人工智能岛、闵行马桥、临港新片区、杨浦长阳创谷等平台载体建设推进,AI法治、AI安全、AI治理等前瞻讨论形成氛围,有力助推上海人工智能高地建设。
  上海,正在成为全球AI应用的最佳试验田。5G、数据中心等“新基建”,为人工智能应用开拓了更多新空间和新疆土。三年来AI生产要素的积累以及相关人才的孵化,让这股AI生产力浪潮蔚然“成势”。
  疫情并未卡住上海“在线经济”“智能产业”的增长引擎。一季度的数据显示,37家企业总营收45.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6%。主要增长源于在线新经济迅速发展,如掌小门教育科技一季度营收1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4%;喜马拉雅一季度营收6.3亿元,增长40%;极链科技营收1.8亿元,增长116%。
  与此同时,上海对AI技术的前瞻与重视,也引得全球AI企业纷至沓来,集聚起强大的产业动能:商汤科技中国总部成功落户,正加快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赋能平台,投资60亿元,上海西岸的国际人工智能中心、张江的红杉数字智能产业孵化中心在上海相继揭幕,开启一批全生态的“朋友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当前,国民经济尚处于高速增长期转向高质量发展期的关键时刻,构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新优势仍是当务之急。人工智能产业的引入,无疑为高质量发展引入了一曲“活水”,焕发出新的生机。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上海人工智能产业的规模超过了1400亿元,特别是机器人的产业规模占到全国的1/3,相当于全球的1/9。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人工智能赋能传统行业,孕育智能经济新形态正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对此,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表示,上海将一如既往把人工智能作为优先战略选择,强化大会磁场效应,吸引集聚更多创新资源要素,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创业生态圈,打造人工智能“四大平台”、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为人类共同家园贡献“上海智慧”和“上海方案”。
  身处“超级智能时代”前夜,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正以上海为创新高地,共享AI产业全球资源,深刻影响人工智能发展进程的同时,也不断抹平技术的国别与边界。而在不远的将来,勇立AI潮头的上海,或将真正成为叩响这扇未来之门的“敲门者”和“守夜人”。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