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风口下,智慧城市建设该何去何从
2020/5/25 09:54   环球网      关键字:新基建,智慧城市      浏览量:
从车联网到工业互联网,再到智慧医疗、政务等,平安智慧城市的每一块业务布局都踩在了“新基建”的风口上。
  从车联网到工业互联网,再到智慧医疗、政务等,平安智慧城市的每一块业务布局都踩在了“新基建”的风口上。
  从中央高级别会议中频频提及,到被资本市场追捧,“新基建”作为赋能产业的新引擎,已成时下热词。
  新基建并不是一个新名词,早在201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新基建”的概念雏形就已经被提出,包含“5G、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四项内容,同时指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扩大投资的着力点之一,列入来年的工作任务。
  在接下来的几年内,新基建的发展正式驶入快车道。相关经济学家就曾明确指出,“新型基础设施是对传统基建的扩展,兼顾了稳增长和促创新双重任务。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则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它们将进一步带动通讯、计算机和电子等相关行业产品需求的发展。”而以上领域,正是平安智慧城市切入新基建的基准点所在。
  凭什么平安智慧城市能站在新基建风口上?
  即便“智慧城市”并没有包含在内,但智慧城市建设之于新基建却是不可或缺的。
  具体而言,“新基建”是服务于数字经济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本身就是发展数字经济。根据《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智慧城市产业可分为:感知物联层、网络通信层、计算存储层、数据与服务融合层,以及智慧应用层,数字经济则是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产业为代表,从中不难看出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强关联性。
  “数字化基础设施与我们智慧城市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或者说智慧城市建设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就是数字化基础设施。”中电科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总经理助理、技术总监孙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着重提及。
  这就意味着,平安智慧城市在新基建领域并不算一个新手。
  在过去的十余年里,平安智慧城市围绕“医行住学安、养保法政财”等城市治理需求进行深耕,搭建了“1+N+1”智慧城市体系,并在多省市取得明显成效,而其中的一些产品,比如智慧医疗、智慧交通和智慧政府等产品本身定位就与新基建有着较高的契合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期间,平安智慧城市所推出的系列产品就协助政府进行疫情防控、为前线医疗机构提供援助和帮助企业安全复工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以落地在深圳市盐田区的疫情防控综合管理平台为例,立足于解决疫情时期政府在企业复工、招商引资、远程监工等领域面临的实质性场景,以“知、预、评、策”四方面实现态势感知、预测预警、评估分析、精准施策,在移动端和领导驾驶舱两个方面建立疫情防控研判、疫情舆情服务、疫情评估分析、疫情政策服务,打造疫情防控管理大平台。政府基于此,可以“看的更全面、看的更本地、看的更聚焦”。
  在医疗“新基建”方面,平安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简称:平安智慧医疗)打造AskBob卫健、AskBob医生、AskBob影像、AskBob慢病四大应用场景,依托平安集团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三大核心技术,以先进的的医疗科技为核心,平安云为载体,提供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端到端的解决方案矩阵。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平安智慧医疗覆盖1.4万家医疗机构,其中平安自主研发的辅助诊疗工具AskBob全年累计调用量达1100万次,惠及26万名医生。平安集团联席CEO陈心颖称,“平安为15个省市的卫健委提供了疫情预测、监控、防控措施,每天有超过100万市民使用平安服务。有超30多万医生使用平安AI辅助诊断。”
  在智慧政务方面,平安智慧城市与各级政府合作,管好各地成本和投入产出效能,强化监测关键投资项目,预测核心经济指标走势。年报数据显示,平安智慧政务所构建的覆盖城市经济分析、风险监控、应急指挥等业务,已在国内20多个城市、30多家委办局辅助政府实现“精准决策”、“协同办公”、“智能管理”。
  平安证券分析师闫磊曾公开表示,“疫情期间,多个行业在这种极端环境下开始思考数字化转型。激增的线上业务需求,对中国的通信网络、数据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过来分析,能在疫情中快速反应、并利用人工智能等数字化工具赋能社会,并且,以人工智能内核延伸的智慧政务、智慧医疗已经取得初步阶段性成果。
  在构建新基建的道路中,平安智慧城市还有哪些版图?
  新基建远不单单仅限于人工智能,华泰证券曾在新基建系列研究报告指出,“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基建的一个重要引擎,是连接智能制造产业“云”与“端”的纽带。”
  相比于传统的工业运营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复杂程度更高,部署和运营难度更大,其建设过程中需要持续的技术、资金和人员的投入,商业应用和产业推广中也面临着基础薄弱、场景复杂、成效缓慢等众多挑战。即便全国现有各类型平台数量总计已有数百家之多,但在产业领域,优势互补、协同合作的平台产业生态方面仍有较大不足。
  基于这一点,平安智慧城市更加侧重于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以疫情期间推出的拳头产品“工业互联网供需直通车”为例,其利用平安科技金融优势,结合工业互联网标识体系,为供需双方搭建一个精准的物资交易和智能撮合平台。
  从数据端表现来看,在该平台上,实现盘活参与平台交易的企业85%以上的产能资源,实现90%以上供需匹配的精准度,线上90%智能交易,从疫情期紧缺物资供需对接为契机,逐步扩展到工业品上下游供应链精准对接。
  平安集团党委副书记、集团智慧城市发展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集团智慧办主任杜鹏也曾在一篇公开文章中写道,“工业互联网已不再是单纯的工业制造领域互联网化的话题,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核心的数字经济生态正在和城市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等密切地融为一体,延伸出更广阔的内涵和发展空间。”
  新基建另一重要方向是物联网,而车联网是物联网体系中市场需求最明显的区域,一个主要原因是其涉及到了新基建的另一大方面——“智能交通基础设施”。
  根据2019年底通信学会的业界预测,2020年全球车联网有望突破1000亿欧元的规模,中国将占三分之一左右。自今年2月以来,“新基建”最新定义中特别提出对“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进一步催化了这个万亿级市场。
  事实上,平安本身就是传统头部车辆保险企业和智慧交通建设参与者。“平安好车主APP注册用户突破1亿”、“公司跟全国95%以上主机厂紧密合作”、“合作超20万家4S店、修理厂、美容店”,这些是平安智慧城市本身的起手优势。
  眼下,平安智慧交通初步确定了平安车联网的战略布局是成为车联网生态中面向G、B、C端用户的综合服务运营商。围绕“端-管-边-云”生态,通过“车联网云控平台、综合服务运营平台”,为政府、企业和汽车用户提供基础数据和公共服务。
  快速落地的一个直接表现是,平安智慧交通已完成“车联网突击队”组建并已迅速铺开战略布局——与无锡工业和信息化局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协同开展模式创新、科技创新、共同推进无锡车联网运营服务和产业集聚发展、智慧交通治理及服务提升。
  投身新基建建设,企业方仍需注意什么?
  从车联网到工业互联网,再到智慧医疗、政务等,平安智慧城市的每一块业务布局都精准地踩在了“新基建”的风口上,但这并不意味着终点。
  正如平安的业务布局一般,新基建并不是单点击破,而是以科技为底座,由点及面、长期性的产业链多点突破,这就意味着风险和机遇并存,企业要更加审视自己的能力边界,抓住新基建建设风口的同时,发掘“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