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智慧法院建设由初步形成向全面建设迈进
2019/4/18 09:46   中国安防行业网      关键字:智慧法院,全面建设,两会      浏览量:
近年来智慧法院建设全面提速,现代科技与法院工作愈发深度融合,信息时代审判运行新模式正在逐步形成。法院审判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辅助审判作用日益凸显。人民法院信息化3.0的不断深化完善,信息化建设对司法审判的辅助作用越来越凸显。我国智慧法院已进入了全面建设阶段,更公正、公平、智能化的司法体系距离我们已经不远。

  智慧法院建设的提出有五年的时间了,这个话题在2015年被首次提出,并已经连续四年写入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一、智慧法院的建设管理

  2016年3月13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提出继续深化司法公开,加快建设智慧法院。

  2017年3月1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提出2017年人民法院将加快建设智慧法院,努力提供更多优质司法服务。

  2018年3月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强提出,2018年将持续深化司法公开,加快建设智慧法院。

  2019年3月1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周强再次提出将全面建设智慧法院。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由此可见,从国家层面对智慧法院的重视程度,这是对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依法治国的重要切实体现。

  在这五年间,有关智慧法院建设的相关政府文件,比如:

  2016年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通过《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和《最高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

  会议强调,要加强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推动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转型升级,尽快建成以大数据分析为核心的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二、智慧法院的建设情况

  2018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智慧法院建设评价报告(2017年)》中显示,在全国法院网络信息化"三大能力"中,基础支撑能力指数最高,达到90,基本形成以"云网一体化"为纽带的信息基础设施全覆盖格局。2017年度全国法院智慧法院建设平均指数为72。智慧法院建设指数在80至90区间的法院最多,达到847家,标志着全国智慧法院已初步形成。

  在这种全面建设的格局下,我国智慧法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2019年3月1日,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No.3(2019)》发布。蓝皮书指出,2018年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新成效显著,智慧法院由初步形成向全面建设迈进。近年来智慧法院建设全面提速,现代科技与法院工作愈发深度融合,信息时代审判运行新模式正在逐步形成。法院审判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辅助审判作用日益凸显。人民法院信息化3.0的不断深化完善,信息化建设对司法审判的辅助作用越来越凸显。信息化助力"基本解决执行难",执行模式发生深刻变革。2018年,全国法院在"基本解决执行难"过程中,高度重视信息化手段,在提高财产查控和处置效率、规范执行行为、提升执行透明度和强制力方面卓有成效。蓝皮书同时还指出,智慧法院是拓展司法为民的新渠道,开创诉讼服务的新举措。

  三、借力新技术促进智慧法院建设

  智慧法院最常见的定义是"依托现代人工智能,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坚持司法规律、体制改革与技术变革相融合,以高度信息化方式支持司法审判、诉讼服务和司法管理,实现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人民法院组织、建设、运行和管理形态。"从这段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人工智能、互联网以及大数据是其关键技术所在。

  人工智能涉及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技术和图像与语音识别技术,从人工智能技术在司法审判中的应用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计算机视觉、图像和人脸识别技术助力实现诉讼主体身份验证,以及证据的电子化和电子数据证据的举证质证等在内的网上一体化诉讼运行机制;二是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应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构建司法人工智能诉讼服务系统;三是充分利用算法及司法大数据的优势,构建诉讼智能系统或者平台,实现诉讼结果预判、类案推送等能力;四是机器人技术和语音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

  在智慧法院建设提出的这五年时间里,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目前,我国司法公开四大平台正在不断完善优化,全国法院均已实现了网上办案;已建成的知识产权法庭信息化平台,全面支持专利案件上诉审全流程电子管理以及语音调取证据、多方质证留痕、小证据AR展示、大证据远程展示等特色庭审应用,实现了将案件全部运行情况始终处于严密的监控之中。

  总之,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助力之下,我国智慧法院已进入了全面建设阶段,更公正、公平、智能化的司法体系距离我们已经不远。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