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防行业网

首页 > 企业新闻 > 技术动态 > 正文

RFID技术及RFID天线分析
2009/1/4 18:17:00   IT168      关键字:RFID      浏览量: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一项利用射频信号进行非接触式双向通信,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信息数据的无线通信技术。
    1 前言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一项利用射频信号进行非接触式双向通信,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信息数据的无线通信技术。
 
目前常用的自动识别技术中,条码磁卡的成本较低,但是都容易磨损,且数据量很小不能改写;接触式IC卡的价格稍高,数据存储量较大,安全性相对较好,但是也容易磨损,寿命短;而RFID技术具有精度高、适应环境能力强、读取距离远、抗干扰强、应用便利等许多优点,实现了免接触操作,无机械磨损,寿命长,无需可见光源,穿透性好,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强,而且,可以在恶劣环境下工作,支持写入数据,可重复使用,并且使用了防冲撞技术,能够同时识别多个高速运动物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RFID已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例如火车的交通监控系统、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物品管理、流水线生产自动化、门禁系统、金融交易、仓储管理、畜牧管理、车辆防盗等. RFID技术将成为未来信息社会建设的一项基础技术。 
  
    2 RFID原理介绍 
  
    RFID系统基本上都由电子标签(Tag)、读写器(Reader& Writer)和数据交换与管理系统(Center Processor)三大部分组成。电子标签由片上天线及集成芯片组成,通过电磁波与读写器进行数据交换,具有智能读写和加密通信功能。读写器主要由无线收发模块、天线、控制模块及接口电路等组成。数据交换与管理系统主要完成数据信息的存储及管理、对电子标签进行读写控制等。RFID系统的基本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其实也很简单:读写器将要发送的信息,经编码后加载到高频载波信号上再经天线向外发送。进入读写器工作区域的电子标签接收此信号,卡内芯片的有关电路对此信号进行倍压整流、调制、解码、解密,然后对命令请求、密码、权限等进行判断。若为读命令,控制逻辑电路则从存储器中读取有关信息,经加密、编码、调制后通过片上天线再发送给阅读器,阅读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解密后送至信息系统进行处理;若为修改信息的写命令,有关控制逻辑引起电子标签内部电荷泵提升工作电压,提供电压擦写E2PROM。若经判断其对应密码和权限不符,则返回出错信息。 
  
    3 中国RFID应用前景 
  
    2006年中国RFID领域各种新技术和应用点不断出现,RFID相关应用与技术发展进入了真正的市场争夺阶段。关于RFID标准的争夺也进入白热化阶段,美国EPCglobal、国际ISO/IEC 18000、日本UID三大标准之争日益剧烈,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也于2006年6月9号出台,为中国的RFID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与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RFID技术和应用上还只是处于发展初期。中国RFID企业总数有100多家,RFID行业产业链基本形成,但是相关的RFID关键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非常少。低频(LF)和高频(HF)RFID发展较早,技术成熟,产品应用广泛,技术门槛低,产品成本低,使得这两个频段的产业得到充分发展(例如二代身份证的大规模换发),但是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越发饱和。而超高频(UHF)RFID发展较晚,技术门槛高,我国没有掌握芯片设计制造、片上天线设计、封装集成技术及装备等关键核心技术,涉足的企业少,产品应用成本高,国内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而超高频频段市场潜力巨大,产品应用广泛,是迫切需要开发
1 [2] [3

相关专题: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