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闻 > 正文
智慧养老,要让技术创新匹配现实需求
2019/12/19 09:19   文汇报      关键字:智慧养老 技术创新 现实需求      浏览量:
今年以来,上海的智慧养老探索,以亟待信息化、数据化辅助的几大场景为切入口,选择服务咨询、助餐等环节,通过与具体场景深度结合,智慧养老不再仅仅停留于“样板间”,而是真正做到“接地气”,匹配老人的现实需求,解决好服务老人的痛点。
  立于2019年年尾回望,“智慧养老”无疑是这一年养老领域热度最高的话题之一。今年以来,上海的智慧养老探索,以亟待信息化、数据化辅助的几大场景为切入口,选择服务咨询、助餐等环节,通过与具体场景深度结合,智慧养老不再仅仅停留于“样板间”,而是真正做到“接地气”,匹配老人的现实需求,解决好服务老人的痛点。

  场景一:大数据平台

  今年5月,市民政局“上海市养老服务平台”升级全新上线。眼下,这一市级层面的养老服务平台正积极与区级养老服务平台完成数据对接。

  以长宁区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为例,老人们只要输入自己的身份信息,可直接匹配到“个人标签”。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更像是养老领域的“大众点评”,老人们可以通过信息搜索寻找到自己急需的养老资讯。同时,以老人的身份信息为“原点”,所有与之相关的养老服务内容都会自动弹送出来,涵盖助餐、日托等各个方面。大数据平台还能详细跟踪老人们参与社区活动的频率,政府掌握数据后,可以将补贴资金、扶持政策向参与人数更多、服务需求更旺盛的养老服务点倾斜,从而使养老资源得到更优配置。

  场景二:“闯关游戏”

  80岁的陈阿姨戴着“智能手套”,盯着眼前的屏幕,开启自己的“闯关游戏”。对于像她这样的认知症患者而言,面临的现实问题是记忆力衰退、行动迟缓。在虹桥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记忆家”里,每一位老人都会先做一个详细数据分析,包括视觉空间、粗大动作等维度,通过“蛛网分析”后,系统会指向老人亟待强化的能力,让工作人员在制定锻炼计划时更有方向。

  同样是认知思维训练,江苏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为老人们开发了一个虚拟现实训练与评估系统,“入门级难度”是一个模仿时钟的小游戏,工作人员彭艳丽告诉记者:“通过这类互动小游戏,老人们可以慢慢提升自己的数字敏感度,强化认知能力。”

  场景三:移动助餐

  对于逾500万上海老人而言,吃好三餐是每天的头等大事。为此,沪上许多街道开拓出送餐到家的助餐服务,进而智能应用也在养老环节找到了落脚点。半年前,周家渡街道着手研发移动助餐,老人只需在手机上预定,就能等待饭菜上门。街道提供两种10元套餐,都是一大荤、一小荤、两素,实惠的价格“圈”了不少固定食客。

  此外,周家渡街道还将辖区内的助餐点绘制成可视化地图。如今,位于洪山路上的街道社区食堂每顿餐食供应量可达400多客,能辐射周边多个居民区。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